某位UT前員工對《IT時代周刊》講,當初見到大胡子的吳鷹,并認真聆聽了其對公司發展戰略的宏大解讀后,當即感嘆自己“找對了領頭羊”。但承認“理想高過現實”的該員工,卻在具體工作中,逐步修正了自己從前的觀點,而且后來隨著UT整體發展多次遭遇掣肘,“吳鷹在UT的標桿作用已大幅度退化”,而其內部機制也凸現了重重漏洞。 公司領導的個人意志往往會影響一個企業的最終走向,是否善于采納下層員工的可行性建議非常關鍵,吳鷹和他的UT從企業戰略上來說,似乎并沒有理順這樣一個基本關系。
南開大學國際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馬連福表示,作為小靈通精神象征的吳鷹,確有他的過人之處,但從小靈通一夜成名后,他似乎完全失去了自我。“一個沒有理性思維的人如果一度財力膨脹,性格往往扭曲,自己認為無所不能了,別人的正確建議都聽不進去了,一切自我說了算,這樣肯定是不行的。”
單一的市場、單一的產品是很危險的,尤其對做高科技產品的企業而言,是最危險不過的,而吳鷹卻偏偏固執地走到了這一步。
消息靈通人士對本刊記者透露,不論UT是否“改嫁”,吳鷹這次鐵定是要離開UT了。只不過,根據雙方簽署的意向書,吳鷹不得不在2007年1月1日UT董事會最新調整下達之前,緊密配合其他同事以及美林證券,站好UT最后一班崗。而在此關鍵時刻,吳鷹需承擔相應責任。之后,UT斯達康向《IT時代周刊》回復,認為這是商業謠言,公司早就公開辟謠,并掌握了謠言出籠背景。但讓記者感興趣的是,謠言的出籠背景是什么,UT并沒有透露。
10月27日,一位UT在職員工在多次表露“千萬不能署名”后,終于接受了本刊記者的采訪。在深入交流后,該員工就公司整體運營狀況和吳鷹離職傳聞,談了自己的幾點體會。他說:“其實, UT內部早在幾個月前就已經開始動蕩了,原因有兩個。首先,大家心里一直都繃著根弦,而且不論基層員工還是中層領導,都很惶惑。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是,公司運作的整體不景氣極有可能再度引發大規模裁員。再者,整個公司從上到下,無論在杭州、深圳 、北京還是在美國加州,在尚未傳出正式消息前,就已經對吳鷹的去向猜測紛紛,而其中,除一部分高層在私下表示過吳鷹將要離開的消息外,更多人聽到的卻是:吳鷹即使不走,也會被降職處理,很有可能調離北京,去杭州負責研發、生產,但這樣的任命,對好強的吳鷹來說,接受起來很不容易,是否接受這樣的任命非常難說,所以,離開的可能性非常大。”對于UT員工的這段采訪,事后本刊向UT求證時,卻仍然被UT定義為謠言。UT在回復本刊的意見函中,表示愿意真誠地與媒體溝通,但當本刊記者與UT方面進行溝通時,得到的卻不是這個結果。
在發展戰略上飽受重創的UT,這個號稱“東方智慧,西方創新”的國際“大”企業,再度面臨艱難的選擇。
精于交際、口才超人、融匯中美文化于一身的吳鷹,被尷尬地丟在死寂、灰暗的世界里。 吳鷹,一個十字路口的末路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