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產業一日千里,淘寶、京東商城、當當、凡客誠品等行業領先企業的營業額每年都以翻番速度增長。但電商快速增長的背后,物流這個“最后一公里”瓶頸,越來越成為發展的隱患。因此,加大物流建設,不但是解決電商發展的必須,同時也孕育著巨大的投資機會。
1月19日下午,阿里巴巴在北京正式公布了其物流戰略,阿里巴巴及其金融合作伙伴承諾一期投資200億至300億人民幣,其中阿里集團自己出資100億元,逐漸在全國建立一個立體式的倉儲網絡體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要培育中國自己的UPS。
這是繼京東之后,又一個電商巨頭投巨資自建物流,且投資規模遠超京東。
“培育中國自己的UPS”
2010年阿里巴巴先后投資星辰急便和百世物流兩家物流企。當年6月,阿里巴巴還對外宣布“大物流”計劃,但當時只聞樓梯響,半年之后,阿里巴巴集團正式宣布其物流戰略。阿里巴巴集團首席戰略官曾鳴表示,希望能夠與電子商務生態圈的其他合作伙伴一起共同集資超過1000億人民幣來發展物流系統,以解決制約中國電子商務目前的物流瓶頸。
據悉,阿里巴巴將主要針對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等七大區域選擇中心位置進行倉儲設施投資,京津地區、長三角地區和深廣珠地區將是優先考慮的區域。“初步考慮在這三個區域,每個區域獲得100萬平方米左右的倉儲用地進行開發。”
“任何物流企業、淘寶網的賣家、獨立的B2C電子商務網站等都可以使用阿里倉儲的公共服務。”曾鳴強調,阿里巴巴集團原則上不再介入物流中其他環節。
目前在自建物流方面走在最前面的當屬京東商城。據悉,2009年4月京東商城就投資2000萬元成立“海圓邁快遞公司”,京東現已在北上廣和成都建成了4個一級物流中心和10個二級物流中心。2011年還將在武漢、沈陽、西安三地投建一級物流中心,同年還將建設15個二級物流中心,屆時京東的二級物流中心將達到25個。京東商城董事局主席劉強東還希望今年可開通100個城市實現自己的物流配送。買地皮、建倉庫、買汽車,這些基礎設施投入,讓京東燒錢如流水,但在劉強東看來,這是企業發展所必須的投入。
解決“最后一公里”短板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19日發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以B2C、C2C為代表的中國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為5131億元,同比增長97.3%。然而,中國電子商務產業高歌猛進快速發展的背后,卻不得不面對物流短板的難題。第三方物流成本高,且服務水平參差不齊,已經成為影響電商業發展的最大瓶頸。“國內電子商務的飛速發展推動了物流行業的進步,但多數物流公司在資金、制度體系以及倉儲等方面均面臨瓶頸,嚴重制約了中國物流行業的整體發展。”馬云強調。
從剛剛在美國上市的當當、麥考林的公開信息上可以發現,當當每個訂單的物流成本是9.1元,而麥考林高達22元。高昂的物流成本,大大降低了電商的利潤率,當當的凈利潤率只有1.01%。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