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單方面行動,與雅虎、軟銀關系驟然緊張,中國公司海外上市重要模式受到根本沖擊
到去年年底,網絡交易平臺支付寶已經擁有用戶5.5億名。每天850萬次的交易,25億元人民幣的交易額,以及50%的市場占有率,放眼望去,支付寶第三方支付行業龍頭老大的地位,無人可以撼動。支付寶母公司阿里巴巴集團對這塊金磚也是愛不釋手。當愛的方式發生沖突時,股東間的紛爭在所難免。
6月2日馬云在D9大會上接受采訪
提問:你和雅虎CEO巴茨之間發生了什么?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她是我的投資者和合作者。我們幾天前發生了一些矛盾,但我們正在解決。雅虎考慮的是雅虎的投資者,軟銀要照顧自己的股東。我要考慮多方的股東利益,還有我的員工、客戶,必須有人負起責任,站出來做這個決定,推動整件事。
雅虎、軟銀和馬云,作為支付寶母公司阿里巴巴的投資者和管理者,一路經歷了支付寶的誕生、成長和壯大。2009年6月、2010年8月,馬云分兩次把支付寶的股權從最初的境外注冊地公司轉移到浙江阿里巴巴。股權轉移后,他和另一位阿里巴巴高管謝世煌,分別持有支付寶80%和20%的股份。至此,馬云在股權上完全擁有了支付寶。
財新《新世紀》周刊資深記者王姍姍:所謂的責任,就是要讓支付寶掃清所有的獲牌照的障礙。這就是馬云所說的,就是你作為阿里巴巴,你作為支付寶這個母公司,你應該負的責任。
王姍姍:財新《新世紀》周刊資深記者,報道領域為快消、零售、IT等。代表作有“蒙牛黑公關‘731計劃’”、“不變丁磊”、“光棍節狂歡后遺癥”等。
財新《新世紀》周刊資深記者王姍姍:他其實說這個話是針對在他們之前三方在股東層面的一個談判,另外兩家股東都是持不置可否、能拖就拖的態度。他其實是針對那個來說,說我要負責,我要把這個事情往下推進下去。
我身后的這張圖片,就是傳說中的第三方支付牌照。今年5月26日,支付寶如愿以償的從央行手中,拿到了中國第一張第三方支付牌照。這對目前陷入膠著狀態的支付寶股權糾紛來說,應該是個好消息。因為牌照到手,是維持支付寶、甚至淘寶正常運營的先決條件。有了這個保證,三方股東在根本利益上,就不存在沖突。
從時間上來看,支付寶在誕生之初就遇到了牌照問題。很長時間里,央行對如何監管第三方支付一直舉棋不定。當具體的管理辦法漸漸成形之時,支付寶已經成長為龐然大物。2010年6月,央行下發《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并把2011年9月1日定為第三方支付機構獲得許可證的最后期限。按照這個管理辦法,支付寶獲得身份有兩條可以選擇的路徑。
一是,作為外商投資支付機構向國務院申請特批;二是,改變股權結構,作為全內資公司走正常途徑去拿牌照。這也成為馬云最后的選擇。
財新《新世紀》周刊資深記者王姍姍:必須拿牌,這句話其實不只是馬云在說了,包括楊致遠在他的投資者大會上,也是對他的投資人說的。這對支付寶來說是No.1的事情,必須要首先完成的事情。否則你沒有牌照,這家公司馬上停滯了。它停滯了,淘寶也就停滯了。所以這個問題是非常生死攸關的,這個問題上不會有人有任何疑問的,只是說為了拿牌,我們要做怎樣的犧牲。這個問題上,三家股東是有分歧的。
在阿里巴巴的三大股東里,近年來一直走下坡路的雅虎和馬云的關系一直很微妙。在2009年6月的支付寶股權變更中,有七成的股份轉到了浙江阿里巴巴。但那次轉股并沒有像今天一樣,引發軒然大波。反而雅虎,以及軟銀給人留下了一種默許交易發生的印象。
既然占大頭的七成股份在2009年已經不屬于雅虎了,為什么在剩余股份轉讓之時,雅虎的反應會如此之大呢?這和近幾年雅虎與阿里巴巴的實力對比不無關系。當年就快要被擠出市場的阿里巴巴,現在已經成為雅虎最值錢的資產之一。就在去年,已經長成為大樹的阿里巴巴還曾經想收購雅虎股份,但遭到了拒絕。
財新《新世紀》周刊資深記者王姍姍:雅虎在今年5月份的時候,也就是5月11號突然有一個公告,那個公告其實是它的一份季報,按理說一份季報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它在季報里面相當低調,或者說盡量輕描淡寫地提到了這筆交易。那這個就可以說是直接在投資圈里面砸了一塊石頭,一下子就激起了很高的反應。大家都會說,你雅虎是怎么看管你的亞洲資產的?你到底有沒有能力來控制你的投資?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