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價值鏈
“目前,我國休閑農業發展主要有7種模式29種類型。”中國農學會都市農業與休閑農業分會副秘書長史亞軍對《商業價值》表示:“2010年,休閑農業在中國各地蓬勃發展。各類休閑農業園、農家樂等已發展至150多萬家,具有一定規模的休閑農業園區發展至1.2萬多家,直接從業人口近500萬人,年接待游客7億人次,年經營收入達1200億元左右,成為中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產業。”
經過長期發展,而今的休閑農業已經由最初農民經營的“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享農家樂”的初級形態向企業開發、村鎮經營轉變。尤其是近幾年在資本力量的推動下,各地注重開發鄉村民族、農耕、民俗、生態等文化資源,不斷注入休閑、娛樂、養生、健身、教育和回歸自然的內容,使得休閑農業向高品位、高層次、多功能方向快速發展,呈現出多元復合型的發展態勢。
這種多元復合型的態勢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產業鏈構建越來越可持續,二是標準化程度越來越高。在這兩種因素的交叉下,一種將生態農業與城市綜合體進行美妙結合的創新型綜合體——都市農業綜合體應運而生。
藍調莊園就是這樣的一個典型。在藍調莊園里,游覽、美食、休閑、購物、住宿一站式全齊。從采摘到自種,從美食的享受到精神的放松,從打球到小溪畔的休憩,可以滿足各類型游客的需求。基于農業項目的本質,設施農業在藍調薰衣草莊園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和其他設施農業不同的是,他們打出“四季”的概念——在項目地中,根據時間的不同推出不同的水果,并在社會上倡導一種“水果時刻表”,提倡大家按照季節,跟著“四季果莊”一起吃水果。傳統的休閑農業中的體驗項目,多以采摘為主。藍調將體驗更加深入化,融入了甜點、果酒以及精油加工——莊園中的“藍夢工廠”,在形態各異的地堡式的加工作坊中,滿足人們深切體驗的愿望,在各類技師的幫助下完成屬于自己的作品。
據記者了解,藍調莊園的產業鏈有7個:薰衣草產品、餐飲服務、溫泉休閑、婚紗攝影服務、婚慶婚宴服務、客房服務、商務活動,而每一個產業下面又可以延伸出許多更細的產業,比如:藍調莊園獨有的Shmily香·愛(即看我有多愛你)品牌商品,將香草產品進行創意性開發,形成香草系列產品——薰衣草衛浴類產品、薰衣草香氛類產品、薰衣草紫色布藝類產品、薰衣草箱包香枕類產品、薰衣草文化飾品、薰衣草禮品,并將這些產品運用到客服、餐廳和溫泉足浴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如果說藍調莊園在構建可持續的完整產業鏈上別具特色,那么,熙可攜農公司的模式就是典型的精準運作。“熙可的都市農業模式是精準農業、三產融合。”熙可攜農公司總經理徐吉麟對《商業價值》說:“熙可嚴格進行種植區土壤分析,每100畝定點取樣送SGS檢測。根據不同土壤條件種植不同品種,并建立相應的農業灌溉管理體系,規范農業操作。因地制宜采取農場運營模式(公司農業和中國傳統家庭作坊農業相結合)。按訂單生產,掌握市場與生產供需平衡,有計劃的種植,達到農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的對接。”除此之外,圍繞生、長、樂、老、病、死豐富的生命鏈和農、工、研、貿、商、學、金為一體的價值鏈,熙可在充分考慮現有地形地貌和農業產品之后,根據不同層次客戶的需要,規劃了不同類型的農業旅游項目。有為普通市民服務的都市觀光農業游——以觀賞旅游、踏青采摘為主;為城市白領服務的都市休閑農業游——以農作體驗、休閑教育為主;為高端人士服務的都市度假農業游——以文化旅游,度假休憩為主;為銀發人士服務的都市養老養生游——以療養康復,養生保健為主。
從熙可和藍調莊園的產業鏈構建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樣一個共同點:它們都是運用現代生產方式、生產條件和產業鏈延伸,通過資金、技術、人才、管理、渠道等生產要素的有序流動,尋求農業產業化架構中的一、二、三產業融合。
“國家正在制定休閑農業的‘十二五規劃’,估計半年之內出臺。”按照史亞軍所說,中國休閑農業的未來將迎來大發展的好時機。而那些將全資源旅游化,著力聚集、發展其他服務業之平臺載體的休閑農業模式;那些將產業核心競爭力越來越集中于市場調查、產品定位、設計研發、品牌包裝、渠道管理、物流配送、產品定價、客戶服務等農產品流通的軟技術環節,具備農產品流通環節、全產業鏈要素整合能力和頂層戰略設計能力的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業合作組織,才是農業價值鏈的最大受益者和真正主人。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