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開源代碼改變編寫軟件的方式
變化:任何愿意作出貢獻的程序員都可以進行開源軟件的編寫,不再被某一家公司所壟斷控制。
贏家:使用軟件的個人和公司。Red Hat、Opscode等公司的開源項目,開源代碼的建立就如同Linux、Mozilla、Apache的建立一樣。
輸家:傳統專利軟件公司,包括微軟、蘋果、甲骨文等,所有這些公司對開源代碼社區有著既愛又恨的矛盾感情。
10.開源代碼改變軟件的所有權
變化:很多開源項目都要求該軟件要一直保持開源并且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贏家:使用軟件并且為軟件做出貢獻的人。開源公司如Red Hat和Canonical。
輸家:專利軟件供應商,如微軟、甲骨文、SAP、CA等。這些公司不得不小心翼翼避免在自己出售的產品中使用開源代碼軟件。當然,他們也可以免費與全世界共享自己的代碼。
11.大數據改變軟件開發流程
變化:新技術如noSQL數據庫和Hadoop使得大數據的采集、存儲與分析的花費變得不再昂貴。全新種類軟件的開發變得可行。
贏家:云軟件公司,他們主要服務于那些無力支付傳統大數據分析賬單的創業公司,如Zynga、eBay和AOL。存儲設備制造商如EMC等將銷售更多的硬盤。開發新產品的數據庫公司,如Teradata。
輸家:事實上,大數據并不會取代什么,但是,將以noSQL數據庫的形式奪取原本屬于甲骨文、IBM、微軟等傳統數據庫公司的一大部分市場份額。
12.社交媒體改變軟件的使用方式
變化:社交媒體正在嵌入所有事物,從電子表格到電視機。人們希望一起工作、討論、尋找專家、獲取即時反饋等。
贏家:Facebook、LinkedIn、谷歌、Yammer,文件分享服務Box、Salesforce,社交媒體監測工具, Lithium、Lync及其他在自己的軟件中添加社交功能的公司。
輸家:多數公司都在想方設法從中獲利。(MK)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