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姻沃爾瑪
然而,并不是所有事都是一帆風順的。
近日,國家商務部反壟斷局對外披露稱,決定附加限制性條件批準沃爾瑪公司收購紐海控股有限公司33.6%股權的經營者集中反壟斷申報。這使得沃爾瑪持有1號店股份達到51.3%,實現控股。但因為有沃爾瑪的外資背景,1號店僅被限于利用自身網絡平臺直接從事商品銷售的部分,在拿到增值電信業務許可證前,1號店將不能進行開放平臺的運營。
對此,1號店官方回應稱,對商務部的決定表示完全的尊重和歡迎。此次交易仍需得相關監管機構的批準并滿足其他最終的交易條件。
于剛則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雙方合作剛剛通過,正在交割的過程中,還沒有完全展開。但是未來雙方在供應鏈資源、供應商資源和品牌資源等方面都能共享。“1號店還是獨立經營,獨立上市的目標也沒有變化。”他強調。
而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則表示,電信增值業務不歸商務部批準,此次收購只是直銷業務,如果以后要經營其他業務,可以通過重新注資或其他方式實現。
此前,于剛在回應出讓控股權時稱,競爭環境非常殘酷,我們必須明白電子商務的本質,圈錢-燒錢-虧錢-再圈錢的邏輯并不可持續。
事實確實如此。對于1號店來講,和沃爾瑪的合作事關未來的生死。在電商成本高啟、價格戰此起彼伏、盈利無望的情況下,擁有一個強有力且跟自己同心同德的“后臺”顯得格外重要。
決勝供應鏈
在電商領域,每家企業都會認同一個真理:供應鏈是成敗關鍵。
目前,1號店選擇經營的是眼下中國電商市場中最有難度的超市生活類商品,如何解決產品體積大、重量大、易碎易損等問題,是最考驗性的難題。
走進1號店的倉庫,可以看到飲料、方便面、尿布、奶粉等快消品都放在最便于提取的地方,而且很多都已經包好了,遇到顧客購買整箱或整包時貼個單就可以出貨。
而在倉庫里面,庫位的擺放也是經過精心設計和反復優化的。于剛告訴時代周報,1號店通過對網上行為的分析,掌握用戶的消費習慣,因此會將關聯度較高的商品擺放在一起,這樣取貨更有效率,不用跑來跑去找東西。此外,1號店通常會將購買的商品比較接近的幾個顧客的訂單合起來去揀。“要知道,我們平均每單都有十幾種商品,如果庫位擺放不合理,拿貨就需要幾十分鐘,而現在我們平均每單只需七八十秒。”
倉儲物流則是另一個核心問題。據了解,目前1號店已經在北上廣及成都、武漢建了15個倉庫共26萬平方米,同時配送站擴展到40多個城市。于剛透露,1號店正在更多城市建立倉儲和配送站點,當然這回依據訂單所顯示的數量級,一旦達到一定量,則會迅速在這個城市建立站點。
與京東等電商自建倉庫不同的是,為了保持較輕的體量和壓縮成本,1號店選擇租用倉庫。
目前業內流傳一個新觀點,認為主打低價的電商由于要投入倉儲物流及IT建設及營銷等費用,其成本要比實體店還要高。對此于剛并不認同,“我覺得至少1號店保持了一個比較平衡的投資比例,30-40%用于倉儲配送,30%用于IT建設,廣告營銷比例不足10%。”
于剛指出,IT建設是非常必要的。在不久前京東挑起的價格戰中,1號店就是用PIS價格智能系統對產品定價,保持價格“前三低”的位置。這個系統會搜集全網60多個競爭對手共1700多萬商品的價格作為數據挖掘,之后建立一個價格模型,再根據模型實時調整價格,讓產品始終保持低價。
然而,對于1號店來說,與所有電商一樣,仍然面臨著如何盈利這個生死存亡問題,尤其1號店賣的是被普遍認為毛利低的超市貨。此前有評論認為,沃爾瑪的入股會為1號店帶來許多業務上的支持與彌補,但到目前為止二者的合作細節仍未商定,這也成為了一個不確定因素。
但于剛顯然很有信心:“我們的營業額穩速上升,而成本所占比重持續下降,我想達到100億元這個臨界規模時我們應該可以盈利。”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