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創業 得社交者得天下
從“第二屆中國移動互聯網投融資高峰論壇”到“2012中國互聯網大會”,不論是投資人還是互聯網大佬,不管是明爭還是暗斗,他們都絲毫不掩飾對移動互聯網的“好感”。
最新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手機網民數量已接近4億,首次超過PC網民的3.8億。
單看這個數字似乎沒什么特別,但是放在傳統PC位置逐漸被智能終端取代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它就必須代表點什么。那就是,商機+錢途。
哈弗心里學家斯坦利米創立的六度空間理論認為,“你與陌生人之間的間隔不會超過六個人”。每一個獨立的個人都能逐漸形成一張巨大的關系網,密不可分。
若是把此項理論應用于移動互聯網領域,似乎是得社交者得天下。
歐朋瀏覽器副總經理白昉也在2012中國互聯網大會上表示,“隨著智能機的普及而興起的移動互聯網時代有兩個很重要的入口,一是瀏覽器,二是社交。”
由此可見,作為移動互聯網發展歷程中的一支“生力軍”和“入口”的重要選擇之一,移動社交應用的力量不容小覷。
“百家爭鳴”格局初現
著眼于國內的移動社交應用的發展態勢,用“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來形容絲毫不為過。因為在大家都還以為移動互聯網的社交才剛剛開始的時候,它已經得到了迅速的普及。
騰訊CEO馬化騰在今年5月18日騰訊業務重組時曾表示,未來移動互聯網應用的立足點將圍繞解決用戶的溝通、社交、分享、閱讀、娛樂等各種生活需求來發展,SoLoMo是重要的表現形式。SoMoClo (social, mobile, cloud),即社交,移動,云。
相比讓人感覺“云里霧里”的云計算,互聯網企業也似乎更愿意朝著移動社交領域發力。
目前看來,移動社交被按照文字、聲音、圖片,以及視頻等形式劃分。其中作為最早的移動社交形式,文字與聲音已經結合的愈加緊密。
在該領域里,顯現出微信和微博 “雙雄稱霸”的局面。
9月17日,馬化騰宣布微信用戶突破兩億,距離其突破一億大關的時間,不足半年。8月28日剛剛過完3周歲生日的新浪微博,注冊用戶數達到3.68億,而當初騰訊QQ突破1億注冊用戶數就用了3年。
顯然,作為移動社交應用的兩個代表作,微信和微博正顯示出了不同于以往任何產品的爆發力。
而其它在移動社交文字、聲音創業的公司,都選擇在更加細分的領域生存,如陌生人社交應用,私密社交應用等。
以陌陌為例,不同于微信和微博,沒有“爹”可以拼的陌陌,躲開了巨頭的“觸角”已經涉及的地方,在陌生人社交里過活的風生水起。
第二屆中國移動互聯網投融資高峰論壇上,陌陌科技產品經理雷小亮表示,陌陌用戶已經達到1200萬,“我們定義陌陌是一種交友性質的關系產品,有很多年輕人用,與微信的維護成人關系產品定義不同。”
這似乎印證了互聯網行業有一句話,趕得早不如趕得巧。互聯網用戶正在提供著前所未有的社交需求。
此外,圖片社交也是受創業者追捧的商業模式,中國的類Pinterest模式正爭得火熱。
在PC端的“群Pin大戰”激化之前,“類Pin軍團”齊齊選擇在移動互聯網領域發力。秀靠淘寶流量生存的美麗說和蘑菇街開始從PC端轉戰移動互聯網,坐擁千萬用戶的美圖秀也選擇了同樣的路線。
美麗說CEO徐易容表示,“移動領域有巨大的想象空間,因為用戶時間在大大的遷移。用戶在手機上使用手機AP平均訪問時長會是AP端一倍以上,在24-26分鐘,WB端是14分鐘。”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