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處的,是一個教育科技型初創企業蓬勃發展的時代。
根據GSV顧問公司研究稱,在2007年到2011年,用于教育公司的投資翻了一倍,已經達到9.3億美元。而來自全美風投協會(NVCA)的數據,5年內,用于教育科技公司的投資已經翻了三番。教育科技初創企業指數性增長的情況并不奇怪,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狀況還會持續。
許多教育科技公司只是機械的開發他們的產品,因為公司的創始人都有一個固有思維,就是,如果在學校里有一個特定的問題,可以通過一個新技術或提供一個教育技術版本就能解決。
比如,他們可能會想,“上課時,我總是忘記帶我的化學課本到課堂,為什么我不開發一個很酷的應用程序,把相關的內容在上課前自動地發送到學生的設備上呢?” (請注意,這個例子并不是來自一個真實的初創產品,但如果真有這樣的產品存在,我也不會感到吃驚)。其他的教育科技公司還有一些想法,準備開發產品來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他們也正在這么做。
我不想向你透露….
對教育科技公司來說可能是個驚喜,但投資者可能會不再向黑暗中盲目開槍了。如果不去仔細了解學生如何學習和成長,成績如何提高,那些初創公司想要創造成功學生的奇跡幾乎不可能發生。
實際上,技術無法創造學習技能,以何種方式來使用技術,才是關鍵所在。
那些教育技術初創公司在設計他們的產品時,幾乎很少和教育者去交流。舉個例子,他們常常直接給我發送一些郵件,要求我對他們已經完成的產品進行評價,最好是還能給他們類似“你們的產品很酷”的結論。其他領域的初創公司絕不會這樣做,可以想象,一個基因初創公司,在生產他們生物技術產品之前,會不去和相關的醫學研究者進行討論嗎?絕不可能,否則沒有哪家風投公司會對這種公司進行投資。
但是,還是有很多投資者在盲目的砸錢,即使這些初創公司從來不去讀哪怕一篇和教育相關的研究資料。我的同事,Audrey Watters評論趣味編程網(CodeAcademy)獲得250萬美元投資說,“哇,真是教育科技投資中最垃圾最差勁的一天!
教育者和研究者都明白,學生從趣味編程網根本學不到什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