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在哪兒?
教育機構采用新科技是有問題的。高等教育機構和他們的管理層已經開始對這些教育初創公司表示懷疑了,因為這些教育科技公司沒有數據顯示他們的產品真的跟他們說的那么好。實際上,在他們未公開的教育科技潛力報告中,全美經濟顧問委員會評價,“這些教育科技產品很難證明他們是有效的”。
證明他們有效,其實并不困難。只是這些初創公司還不愿意或是還沒有得到相關的專業人士而已。讓教育者來評價教育科技產品是否有效,而不是僅僅告訴他們這些產品對幫助學生是有效的。
以下是一些建議:
1、 開發產品時,多和教育者交流。你不需要讓一個教育者或研究員手把手進行指導,但至少,你要把你正在生產的產品有哪些功能展示給他們。
2、 評估結果。以商業化的語言來說,意味著“要提供財務數據來顯示你的業務是否成功”。因此,你必須向教育者提供數據來顯示你的產品是否表現的不錯。你是不是開發了一款程序用來增加學生的出勤率?那么,就要使用前和使用后的出勤率數據展示出來。
3、 基于評估數據改善你的技術。這涉及到bug修復和用戶界面設計。如果和教育界合作者一起協作,你很可能會發現你的產品會表現得更好。我最近的一篇論文就闡述了,在課外使用推特和學生交流很容易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但是如果在課內使用推特,則沒有這樣的效果。如果你的產品需要得到一些積極的效果,你必須在改善產品之前得到一些相關的數據。
4、 發表你的發現。無論你是否相信學術發表過程,如今的學術文化價值導致了更多的學術刊物通過同級人員復審而不是什么博客張貼,陳述報告,或者其他的方式。如果你及時的在學術圈發表數據,將對你的學術合作者十分有利。
5、 學習學術界的文化,幫學術界學習創業文化。這將會幫助創業公司了解新的技術在教育界應用時會受到的阻力,當然,也會幫助創業公司找到和學術界更好合作的最優方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