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個假日購物季節過去了,在此之后大多數主要零售商都在苦苦琢磨,想知道在黑色星期五比以往提前啟動的這個假日購物季節,為何最終以零售銷售額同比增幅(區區0.7%)自2008年以來最低的糟糕業績收場。
雖然對于美國消費者購物興趣減低已有許多試圖予以解釋的原因——其中提到最多的是天氣惡劣以及個人消費者面臨諸多經濟問題,但另一種觀點是,傳統零售商正在抗擊零售業的技術革命潮流。
在我們共同走向電子商務期間,諸多新技術被引入到商店之中,加上消費者越來越依賴于智能手機及應用程序,零售業正在經歷著一場大規模的技術變革。
未來的零售商投身于這股技術變革浪潮方是明智之舉。
一個不斷變化的潮流:網上零售市場的穩步增長
正如預測的那樣,網上購物為我們提供的便利和安逸在許多方面勝過了傳統的店內購物體驗。一個很好的實例就是:雖然許多傳統零售商在這個冬季困境重重,但亞馬遜在數碼星期一(Cyber Monday)那天每秒售出306件商品(當天總計售出2,700萬件商品),創下了新的紀錄。
總體而言,網上零售市場一直在穩步增長:網上零售市場目前價值2,260億美元,而且預計到2016年將增長至3,270億美元——增幅達45%。雖然諸如亞馬遜和電子海灣(eBay)等零售巨頭可能會在網上零售市場上占據主導地位,但風險投資者目前仍然在向該行業投入大量資金,諸多閃購網站正在從中獲益,比如Fab.com在2012年7月份就募集到1.05億美元資金。
1. 電子商務正在取代實體零售店。事實上,在世界的某些地區,電子商務勢必將會完全取代實體零售空間。諸如玩具“反”斗城等期望在國外市場上贏得一席之地的美國公司,計劃在中國、澳大利亞和法國等國家和地區開設便于消費者在手機上進行瀏覽和互動的零售網站。
未來的發展方向顯然是:在開設實體商店方面投入較少資源,轉而趨向于建立網上商店。越來越多的公司承認,這才是真正的機遇所在。
2。智能手機正迫使各大零售商在商品價格方面保持競爭力,并且保持網站活躍。這種電子商務的爆炸性增長在較大程度上是由于消費者在網上瀏覽及購物時越來越多地使用手機和平板電腦。但移動設備的用途并不僅限于在行走時購物或在沙發上瀏覽網頁。
市場調研機構皮尤互聯網(Pew Internet)發布的一份調查報告表明,一半以上的成年手機用戶在身處商店里時使用手機來幫助自己做出購買決策。他們要么打電話給朋友征詢建議,要么用電話來查找相關的商品評論,要么調查他們想要購買的商品的價格情況。智能手機使我們能夠直接獲取幾乎所有零售商品的所有信息,從而迫使各地零售商在商品價格方面保持競爭力,并且保持網站活躍——以免輸給那些更加積極的網上零售商及閃購網站。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