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王總(化名)眼里,剛剛過去的2012年多少有些難熬。作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老總,他除了要盡量將公司業績做好外,還要應對“難纏”的機構投資者。好在這些問題已找到較好的解決方案。
他說:“此前參與公司定向增發的機構投資者到去年所持的限售股解禁,無奈碰上宏觀經濟不景氣,公司業績面臨下滑壓力,公司當初私下做出的盈利承諾難以兌現。公司只能想辦法找了一些題材拉升股價,以配合這些機構投資者減持。現在終于可在業績預告中披露去年業績虧損的具體情況了。”
他所在的公司屬典型的周期性行業,“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盡管公司市場份額較大,但行業產能充足、市場競爭激烈,在下游需求萎縮時,產品很難賣上價錢。盡管公司已著手將產能向原材料成本更低的地方轉移,但產品利潤空間仍有限,經營壓力較大。
這家公司業績預告稱去年全年虧損上億元,其中大部分虧損發生在行業基本面逐漸好轉的四季度,這多少令人感到疑惑。王總解釋說:“連續兩年虧損就會被ST,反正去年虧損已成定局,今年能好轉到什么程度也不確定,干脆去年多虧一點,以保證今年盈利目標能順利實現。”
他透露,去年公司虧這么多并非因為公司經營狀況惡化,而是因為計提較多資產減值準備,這為今年經營減輕壓力。“去年上市公司業績整體表現不佳,估計像我們這么做的公司比以往更多。”
處在另一個行業的某上市公司的趙總(化名)也打算這么做。他說:“公司去年業績較差,又十分缺錢,需要再融資。現在增發股票還沒有人愿意買,需要把今年業績做好了才會有人感興趣。雖然去年四季度行業已出現轉機,但從公司財務報表看,業績拐點將會延遲到一季度。”
中央財經大學財務問題專家馬靖昊表示,計提減值行為涉及會計估計,對生產設備損耗到底怎么認識本來就存在主觀性,因而往往成為上市公司平滑利潤重要工具。當上市公司出現虧損時,往往傾向于一次性虧個夠,把未來費用在當期處理。去年宏觀經濟形勢整體不佳,企業業績較差,一次性虧個夠的沖動更為強烈。
數據顯示,在已公布業績預告修正公告的100多家公司中,超過七成公司業績向下修正。分析人士表示,GDP和工業企業利潤在去年三季度見底。
從去年四季度至今,基本面變差行業很少,因此向下修正業績除了是因為此前估計不足外,應當還有其他特殊原因,例如,需利潤和股價配合進行增發或高管激勵。做差業績的手法除計提資產減值準備外,還有提前確認費用、推遲確認收入、計提預計負債等多種手法。
有投資者期待,刻意做差去年業績的公司今年可能迎來業績反轉。只要經濟形勢好轉,此前高額計提能轉化為當期利潤。例如,2008年大宗商品市場一蹶不振,相關上市公司大規模對存貨計提減值準備。2009年市場回暖,這些公司將減值準備沖回,導致業績環比大幅上升。
不過,分析人士表示,鑒于當前經濟回暖屬于弱復蘇,并非V型反轉,歷史可能難以重演。以有色行業為例,該行業今年難以出現明顯好轉,相關公司資產質量恐難以出現質變,業績超預期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馬靖昊表示,單個年度的利潤容易被操縱,僅從這個指標去認識公司價值很可能產生偏差。投資者更應關注公司所處行業是否有發展前景、政策是否支持。對財務報表的考察除了看利潤表外,還要看現金流量表,研究公司賺取現金的能力,通常情況下這比較難操縱。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