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新聞客戶端的出現再次證明新媒體革命都是做出來的,不是吹出來或者引導或者研究出來的,互聯網是實實在在的探索性場域,只有探索和試錯才有可能成功。
4.網易客戶端的成功和新浪微博中的@留幾手 的成功有類似之處,合符草根的閱讀口味,輕松一刻就是原來論壇熱帖的整合版,娛樂化解構,戲謔化播報,在極有限的屏幕空間內,受眾的注意力更加稀缺,傳統網站一個頁面放幾百條新聞的時代徹底過去,手機只會讓你放置不超過40條。刷屏的概率比搜索引擎中翻頁可能還要稀少。
5.網易的跟帖文化決定了他是試圖最貼近吊絲的手機媒體,不知道為什么網易的編輯怎么這么有吊絲味(拖欠工資,還是加班太多?——開個玩笑,O(∩_∩)O)。手機媒體的編輯正在變得更加具有批判性、解讀性、時效性。
6.頭條設置變得更加重要,有深刻觀點和尖銳批判性的東西才能進入到最聚焦的閱讀區域,這會導致有價值的深刻內容和評論更加稀缺和寶貴,輿論場的觀點將更加極化,官方媒體很可憐也是必然地再一次在新媒體革命中剛開始就落后了。
7.和新浪微博以及微信這類社交媒體平臺不太一樣,客戶端的平臺是手機,手機背后的安卓系統預裝掌握在山寨廠商,三大運營商,三星、華為等大品牌廠商手中,IOS系統掌握在蘋果手中,官方媒體要復制微博時代的快速成長模式,推出自己的賬號,在微博平臺的推薦下,迅速擁有幾百萬粉絲,就只有聯系預裝廠商或UCweb等預裝,否則裝機量會慘不忍睹,而虛假裝機量會成為和水軍類似效果的名詞。
8.如果說微博抓住了輿論場中最活躍的千萬級的批判別動隊,帶動了億級的圍觀者,那么在此之外的沒有互動欲望的,只需要喂食輕松型、聚合型新聞的更大量的億級傳統閱讀習慣的受眾,這就是微博之外留下的巨大媒體空間,這個空間的填補者應該就是新聞客戶端,網易已經成為這一趨勢的略占優勢的先發者。
9.大勢預測:如果微博能夠在技術上消弭其信息過度冗余、謠言過度猖獗(以謠言倒逼真相讓很多人信息虛脫)、刪帖封號過于猛烈(這不太可能減緩),那么微博就有可能壓倒新聞客戶端,否則新聞客戶端就可能和微博、微信各執牛耳。
10.上帝讓每個人說話,發明了微博;上帝讓牛掰的媒體記者編輯繼續說話,發明了新聞客戶端;上帝讓基友、閨友、愛友、趣友說話,發明了微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