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些做出牛X產品卻沒撈著好處的“倒霉蛋”們
設想一下,你自己含辛茹苦養大的孩子,卻被他人抱養,那會是怎樣的滋味?收養者可能有錢有勢,當孩子成年后名滿天下,送養者卻只剩下回憶。在互聯網圈子里這樣令人惋惜的故事還真不少,做出了牛X產品卻沒撈著什么好處的人其實比比皆是。
熊俊:當年10萬塊賣掉91無線
7月16日,百度宣布將以19億美元收購網龍旗下91無線,此次標的額超過2005年雅虎10億美金并購阿里巴巴,最終李彥宏親赴以18.5億美元完成收購,成為內地互聯網有史以來最大并購案。
然而背后讓你難以想象的是,六年前,網龍買下91無線只花了10萬元人民幣。如今,91的身價翻了一萬多倍,許多知情者都在替91的開發者、一個叫熊俊的年輕人而惋惜。
在新浪微博上,熊俊的個人簽名是:91手機助手作者,同步推CEO。07年開發iPhone PC Suite,后加入網龍公司,混跡無線事業部。2010年回到廈門創業,成立同步網絡,從此走自己的路。
上初中時,1982年出生的熊俊沒有像其他小伙伴們那樣沉迷于打游戲,而是已經開始學程序、寫代碼了。從會計學專業畢業后,熊俊進入一家軟件公司,業余興趣就是“寫程序”。
當2007年,喬布斯的iPhone手機面試。幾個月后,這個胖乎乎的年輕人花5000多元托人搞到了一部水貨iPhone。愛折騰的他對這部手機產生濃厚興趣——iTunes不好用,無法導入圖片,寫一個能導圖片的程序;記事本導不出來,寫一個程序……
“只要我覺得不好用的,就用程序來解決。”2013年年初,熊俊這樣對媒體回憶自己創業的經過。于是,他把一些程序整合,命名為iPhone PC Suite并上傳到威鋒網(專業的iPhone用戶交流社區)。之后獲得業內人認可,通過口碑相傳,一個月內就有10萬人用上了“roger_xiong”開發的這款工具。這是“91手機助手”的前身。
那些做出牛X產品卻沒撈著好處的“倒霉蛋”們
熊俊
幾個月后,網游業的網龍公司突然向熊俊開出了10萬元的收購價。隨著移動互聯網浪潮的來襲,很多人都嗅到了裹挾而來的巨大商機。網龍公司CEO劉路遠就坦承一開始看中熊俊的作品“考慮的就是跟手機游戲結合”。
就在向熊俊喊價前,網龍剛剛在香港上市。“能進入上市公司,對我的誘惑還是挺大的。”很快,他就帶著產品一起進入了網龍。之后,91手機助手的用戶一路飆升。
然而自2009年以來,主業不景氣一直困擾網龍,公司股價甚至一度跌破3塊錢。“大環境是金融危機、市場不景氣,公司又因為買地導致現金流緊張。”一位91無線老員工告訴記者。于是一年后,心灰意冷的熊俊拿著蔡文勝的10萬元投資告別了網龍。
再之后的故事就是,在金字塔式的智能手機用戶結構下,服務于廣大草根的91開始享受到人口紅利。截至今年3月,91無線的兩大平臺應用累計下載量已突破百億。那些互聯網巨頭紛紛擠進手機助手市場,周鴻祎、馬云、馬化騰等都曾與網龍接洽,直到在大洋彼岸的李彥宏打來一個越洋電話,19億美元全資收購91無線的方案成形。
8月14日下午消息,百度宣布,其全資子公司百度(香港)有限公司已簽署一項最終并購協議,從網龍公司和其他股東處收購91無線91無線100%股權。正式簽約之后如一切進展順利,而這個19億美元的故事,跟小熊已無半點關聯。 王興:史上最倒霉連環創業客
從校內(后改名為人人)、飯否到海內,王興總是搶先一步沖在前面發現市場機會,但都被后來的浪頭超越,被業界戲稱為“史上最倒霉連環創業客”。
王興,一個典型的技術型創業者。從高中起他開始接觸電腦,1997年進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畢業后拿到全額獎學金去美國特拉華大學(University of Delaware)電子與計算機工程系。2003年,他帶著創業計劃選擇了回國。
當時社會性網絡已經在美國大行其道,但在國內還是個空白。于是王興瞄準了一個更加細分的市場——大學生的SNS網站,從概念到界面都復制了Facebook,創立了校內網。2005年末,王興先在北大、清華和人大三所高校開始試運營,隨后在第二年春節后網站正式上線,向各大高校吸納大學生用戶。
王興認為大學生的消費能力其實不低,這讓他并不擔心網站的盈利模式問題,校內網也不需要在盈利模式上做出創新,關鍵在于牢牢抓住用戶。他表示,在一家網站點擊率在1000萬以下時,最好不要耗費精力去銷售廣告,首先該做的是提高PV。
當用戶量暴增后,王興沒錢增加服務器和帶寬,此時遲遲不到位的風險投資讓王興捉襟見肘。他先后跟十幾家風險投資談判過,有一家已經簽下了意向書,但最終都不了了之。最終只能飲恨將校內網賣給千橡互動集團CEO陳一舟,并將校內網改為人人網。
對于被收購,王興曾在日志中流露出無奈:"當我們公司已經欠了相當于我個人100個月工資的時候,我們沒有太多選擇。"一個前程遠大的項目就在半路夭折了。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