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會一直成為“貴族菜”嗎?
前面我們看到,盡管鐘南山院士已經說了,大蒜有殺菌作用不等于它就能防治甲流,但這并不妨礙市場借著流言繼續炒作大蒜。和從前幾毛錢甚至幾分錢一斤的價格比,如今大蒜身價已經翻了幾十倍了。
我們從山東金鄉縣的大蒜市場上發現,不少經銷商和炒作大蒜的散戶,在今年這波行情中短短幾個月就搗手賺了幾十萬乃至幾百萬。他們都從緊俏的大蒜身上獲得了暴利,那種大蒜的農民豈不是今年應該賺的更多?我們再來看看蒜農的收益。
王清玉是金鄉縣開發區王堂村村民,她告訴記者,今年蒜價上漲,每畝地都能2000元的純收入,雖然相對于經銷商動輒幾十萬、幾百萬的利潤而言,這點錢實在是微不足道,但作為一位普通的農民,他感到非常滿意。
金鄉縣開發區王堂村村民王清玉:“跟往年比不錯了,從開始種蒜到現在沒有這價格。很滿意了,很好了。”
談到今年大蒜價格的暴漲,王玉清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興奮,他告訴我們,他家有8畝地,種的都是大蒜,每年他都要在這8畝地上投入巨大的時間和金錢成本。
金鄉縣開發區王堂村村民王清玉:“ (每畝地)從肥料到塑料布到種上蒜、藥,整個澆水得一千元。”
每畝地需要投入一千元,8畝地就是8千元,然而在2008年,由于種植面積和產量大幅增加,大蒜賣不上價錢,最低時只有幾分錢一斤,2008年,王清玉一年的辛苦就全打了水漂。
金鄉縣開發區王堂村村民王清玉:“去年(一畝地掙)700、800塊錢,也就是夠個肥料錢,光成本費,出工出力的不算。”
由于每斤大蒜只能賣到幾分錢,路途遠一些的連運費都不夠,有些農民索性把很多大蒜堆起來,任由它爛在地里。
金鄉縣開發區王堂村村民王清玉:“全部都是,有的拿回來豁在(坎)中間,豁到那個坑里也有。”
當時,在目睹這樣的情景之后,像王清玉這樣的蒜農情緒都很低落,很多人把原來種植大蒜的耕地改種了小麥、棉花等作物,結果導致金鄉縣的大蒜種植面積大幅減少。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看到今年大蒜價格喜人,很多蒜農已經又在擴大大蒜的種植面積。2010年僅金鄉一個縣的種植面積就將擴大10%。
大蒜經銷商王愛國:“整個的金鄉是常年種植60萬畝,周邊的一看,大蒜賺錢都在種,所以種植面積在擴大,比如說江蘇的邳州、河南的中牟還有山東萊蕪等這些地方,種植面積主產區的種植面積都在擴大。”
然而金鄉縣大蒜協會會長李敬峰告訴記者,種植面積的擴大很可能會造成明年大蒜價格的走低。
山東省金鄉縣大蒜協會會長、華光集團董事長李敬峰:“大蒜種植技術含量比較低,它這個價格隨著波浪型的走勢和變化,有時種植的面積減少了,價格就會上漲,種植面積增加了就會下調,這樣就會帶來另一波大蒜價格的下調。”
如何公平化處理大蒜的價格暴漲
我注意到,之前金鄉縣提供的數據說,經歷2008年蒜價低迷之后,今年他們的種植面積下降了30%,可是誰也沒想到今年蒜價又一下子暴漲了起來,看來那些改種小麥、棉花的農民還是沒趕上這波行情,沒能從大蒜漲價上找回去年的損失。
讓我更擔心的還是這些農民明年的遭遇。眼看大蒜價格上漲,不僅金鄉,就連外省的一些地方都在紛紛擴大大蒜種植面積,如果2010年大蒜行情真的在大漲之后出現暴跌,蒜農們很可能又得遭遇一次像08年那樣慘重的損失。眼下當務之急,就是得遏制大蒜市場過度炒作,防止價格震蕩傷害農民利益。
杜慶清告訴記者,蒜價的大起大落,不僅會損傷種植戶的積極性,對那些希望借助于打算掙錢的投資客而言,也意味著不小的風險。
中國國際期貨經紀有限公司研究員杜慶清:“當價格比較高的時候,人們的購買需求量會減少,所以后期隨著需求不斷減少,價格我估計不會漲那么離譜。” 本新聞共 6頁,當前在第 5頁 1 2 3 4 5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