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港交所,意氣風發的許家印敲響了上市銅鑼。他一手創立的恒大地產歷盡幾次波折,終于正式登陸H股市場。
這一天也是2009年福布斯中國富豪榜發布的日子。在這個榜單上,比亞迪的王傳福以396億元的身家排名第一。然而幾個小時后,許家印就以422億元的紙面資產,成了中國內地的新首富。
幫許家印登上寶座的是上市首日猛漲的恒大股價。按照上市首日收盤價計算,恒大總市值達到705億港元,超過碧桂園,成為在香港上市的最大內地民營地產企業,掌握恒大68.01%股權的許家印自然也水漲船高。
從車間主任到業務員
許家印說,他“個人經歷很簡單,但過程很艱難”。作為恢復高考后第二屆大學生,許家印走了一條大多數知識分子當年所走的路:畢業分配,滿懷抱負地在一線工作崗位埋頭苦干N年,此后適逢改革開發潮涌,終于按耐不住一顆驛動的心,放棄原有的鐵飯碗,從內陸的河南直奔深圳,開始了商海浮沉。
在恢復高考的第二年,年輕的許家印“非常開心地”考上了武漢鋼鐵學院,學習四年鋼鐵專業,然后被分配到河南省的舞陽鋼鐵公司,在這里一呆就是10年。
“舞鋼是大型國企,我一去就主動申請到了第一線——熱處理車間,當時學鋼鐵的大學生比較少,所以受到重視,幫忙協助車間主任,一年后升為車間副主任,再后來做了車間主任。”許家印說自己當時是工作狂人,在做車間主任的7年里,他沒有休息過一天,年三十都會跑去車間。
這種工作習氣許家印后來也帶到了恒大。廣州的地產圈都知道,恒大永遠有開不完的會,碰到年末,集團會議經常從白天開到深夜,再從深夜開到天亮。當然,這是后話。
1992年初,許家印破例休假了,他南下深圳找工作去了。他沒料到是23天過去,投出的簡歷都撞了白板。后來經別人提醒才知道原來是簡歷做的太厚了,50頁,根本不會有人去看。于是許就把簡歷改短,從50頁改到了10頁還是沒用,再改,三、四次易稿后,只剩了2頁,這時效果也立竿見影——有了5個候選單位。
精挑細選之后,許家印選擇了一家剛成立不過一年、只有幾個連鎖店的規模的小企業,許選擇它的原因很簡單——是覺得這個企業有前景,最主要的是它有一個好老板。
他的新職業是業務員。曾做過車間主任、管理300多號人的他開始一切重新來過。那時許家印就連見到公司里20歲的小女生,都會喊“師傅”。三個月后,許家印做成第一個單子,為公司帶來10萬元的業務額,這讓老板對他另眼相看,他也從此不用再東奔西跑,當上了辦公室的負責人。
1993年,這個企業又注冊了一個貿易公司,要和舞鋼合作,許家印于是很自然地兼任了這個新公司的老總,不過這個“老總”只是個虛職,公司注冊完以后老板再沒投進去一分錢,無奈之下,許家印只能東挪西湊借了10萬元,開始了第一次創業。不過這次折騰一年,也無起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