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下鄉”政策對擴大農村消費、促進工業經濟增長以及推動新農村建設都有著積極的意義。從目前實施的情況看,“家電下鄉”拉動內需的效果非常顯著,帶動了家電和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家電下鄉”不但有力地緩解了國際金融危機對產業的沖擊和影響,更重要的是,“家電下鄉”有效激發了農民群眾的購買熱情,促進了農村家電消費市場的大規模啟動,不僅提高了農民群眾的生活質量,也為產業發展開拓了新的、巨大的市場空間。
從2007年12月1日第一批“家電下鄉”政策試點開始至今,家電下鄉中標產品和種類不斷豐富,銷售量和銷售額也不斷增長。據家電下鄉信息系統統計顯示,截止到2009年10月31日,銷售企業通過信息系統登記銷售家電下鄉產品2787.8萬臺,銷售額為508.4億元。
從限價的不斷提高到淘汰機制的即將實行,在家電下鄉產品日漸深入農村的實踐中,相關政策也在因地制宜地相應調整。“下一步,我們將重點在產品研發生產、質量保障、售后服務等方面務實推進家電下鄉。”在日前舉行的全國工業和信息化領域“家電下鄉”工作經驗交流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婁勤儉如此表示。
助推行業增長
實踐證明,“家電下鄉”對電子信息、家電行業的拉動效果非常顯著。今年以來,在“家電下鄉”政策的促進下,我國家電行業保持了穩健的發展,效益也明顯提高。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以電冰箱/冷柜為例,今年1至9月,電冰箱/冷柜累計國內銷量4160萬臺,同比增長28.4%,而同期“家電下鄉”產品出貨量1645萬臺,占同期電冰箱/冰柜國內銷量的40%。根據對企業的調查,國內銷售中新增的920萬臺,主要來源于“家電下鄉”產品,農村市場銷售增長40%以上,“家電下鄉”政策功不可沒。
“家電下鄉”政策全面實施以來,有效地撬動了農村消費市場,也有力地促進了家電行業的持續健康發展。對此,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徐東生表示,“家電下鄉”政策對產品結構升級,提升中小企業管理水平和產品質量水平發揮了積極作用,并推動了家電售后服務體系建設,客觀上促進了家電行業的結構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