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創業板的開板使更多人開始關注創業型經濟,它能否為中國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動力?日前,在北京舉行的“第二屆全球創業型經濟論壇”上,國內外官員專家學者圍繞“后危機時代的世界經濟變局與創業型經濟”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形成共識:創業型經濟這一新的經濟模式有望成為未來經濟持續發展的新引擎。
國際金融危機為創業型經濟帶來機遇
曾連任八屆聯合國副秘書長、擔任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特別顧問的莫里斯·斯特朗認為,國際金融危機和由此帶來的經濟衰退,使得所有國家共同努力尋找未來解決經濟問題的金色鑰匙,此時評價、探討未來創業型經濟是否能夠引領未來經濟走出困境恰逢其時。同時,創業型經濟的發展方向必須是一個綠色的創業型經濟,從而保證未來經濟發展是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的。
“危機之中包含著機遇。危機中的產業動態替代、新技術浪潮的來臨、新興產業的不斷催化、新的產業業態演變,為創業型經濟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國家行政學院教授許正中強調。
全球創業型經濟理事會理事長、全國政協委員馬國湘認為,作為融知識、技術、管理、資本與創業精神于一體的新型經濟形態,創業型經濟對產業結構調整、經濟增長方式轉變以及就業壓力的緩解等都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和刺激消費相比,創業型經濟領域的生產性投資、新興生產領域的供給增加能更有效地啟動內需。
發展創業型經濟不僅適用于中國,對于美國和歐洲等其他國家一樣適用。聯合國秘書長辦公廳高級顧問、聯合國全球契約辦公室高級官員杜暉賢表示。
創業新秀將助推中國經濟增長
據馬國湘介紹,當前以國家甚至以大洲為單位的全局性宏觀創業探討和行動計劃日益增多,許多國家政府制定雄心勃勃的、全方位和多層次的長期發展戰略,發展創業型社會。而我國也在努力構建創業型經濟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