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專家認為,隨著創業板的起航,“國家創基業,企業創財富,百姓創家業,能人創企業,干部創事業”的大格局正在形成。從產業發展方向上看,發展知識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和人力資本密集型產業,發展以科技型、知識型、服務創新型、創意型新興創業企業為主導的創業型經濟正逐漸成為共識。從區域創業方向看,我國新批的82個創業型試點城市,正吹起創業型經濟的號角,還有各行各業涌現的數以萬萬計創業家和商業新秀,他們將成為中國新一輪經濟增長的動力組合。
斯特朗建議,中國要將新一輪經濟發展建立在綠色和效率基礎之上,企業家要利用知識、科技、信息推動創業型經濟的發展。
許正中強調,中國發展創業型經濟的重要原因在于破解21世紀以來中國面臨的三大問題,即就業、資源和環境的約束問題。而這三個問題的破解依賴傳統的經濟增長方式是難以實現的。另一方面,中國要破解創業型經濟發展面臨的三大困境:跨越中等收入國家的困境,即拉美陷阱;突破市場的制度性介入形成的困境,即西班牙幻影;避免缺乏創新、創業能力的工業經濟,即日韓困境。發展創業型經濟可以解決三大困境。
創業精神和創業體系是創業型經濟騰飛的關鍵
談到我國創業型經濟發展的方向,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秘書長、著名經濟學家湯敏認為,本次創業高潮的機會主要在民間金融、電子商務、服務業、新能源、低碳經濟、環保經濟等方面。我們需要傳播國際創新、創業經驗;需要加強創業環境建設,加強支持創業的金融體系和創業教育體系建設;增加對創業失敗者的尊重,樹立一種“成功了光榮、失敗了也光榮”的社會氛圍。
杜暉賢則強調,創業型經濟的全球視角,要用大家的創造性來審視全球發展的問題,更好地考慮世界未來所面臨的問題,并找到解決方案,共同協作起來建立一個全球的創業精神。
而中銀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經濟學家曹遠征認為,如果中國發展轉向內需,金融、電信、技術、醫療、教育等服務業領域將會是一個發展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