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者都喜歡聰明人,尤其是業績超群的明星人才。不過,這些明星人才也會經常讓領導者頭痛。他們智力超 群,成就斐然,頗具優越感,但情商往往不高,難以和同事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他們往往藐視公司的規章制度,過分渴望刺激與挑戰,會隨時對工作產生厭倦感。他們外表非常自信,但內心充滿焦慮,情緒也不穩定,擔心自己可能比不過別人……
要管理一個人,首先是要了解一個人。想要管理好這些明星人才,必須先走進這些明星人才的內心,看看這些人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走進明星人才的內心》一文中,作者史蒂文 • 貝格拉斯就用心理學來分析這些明星人才,以及他們的童年經歷,從內心深處去挖掘這些人的潛在動力,并針對性的采用不同的管理方式。
史蒂文 • 貝格拉斯認為,明星人才身上出現的問題,和他們童年時代的經歷密切相關。這些明星人才通常成長于嚴苛的環境之中,父母對他們的要求非常嚴格,而且不會給他們絕對的贊美。這樣的童年經歷會帶給他們一種無止境的鞭策,逼迫他們永不停歇地去追求一個無法實現的目標。久而久之,他們就會自動地給自己施壓,并且同樣嚴格地要求別人。
這些明星人才習慣了挑戰自己的能力極限,而不懂得如何為自己設定界限。那些明星人才這樣做,往往是基于缺乏安全感,他們總是想做到最好,甚至超出上司和大家的期待。他們會使出渾身解數,拼命去贏得別人的肯定,不管自己是否因此會非常勞累。在大部分組織里,不會設定工作限度的明星人才,最后幾乎都會心力交瘁,懷著憤懣和挫折感黯然離開。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史蒂文.貝格拉斯給出的建議是:領導者為這些明星人才設立尺度,確保這些人的進取心不要傷害到他們自己,以及這個組織。同時,要給予這些人才“定制化”的贊美,讓他們對自己的成就有滿足感。同時,幫助這些明星人才和團隊合作,創造一個“團隊合作”的工作環境,讓明星人才要想完成目標,就必須與團隊其他成員合作。
在《哈佛商業評論》上發表的另一篇文章《領導聰明人》一文中,作者羅布•戈菲和加雷思•瓊斯則分析了聰明員工的七大特性,包括:他們知道自己的價值、對組織嗅覺敏銳、無視企業的層級制度、期望領導人容易接近、有很好的關系網、對無聊的忍受能力很有限,以及永遠不會感謝領導!奥斆魅恕钡倪@些特性都決定了,這些聰明人不是那么“好管”的。
怎么辦呢?這些聰明人的領導者必須要做一個仁愛的保護者,而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老板。這些方法包括:創造一個寬松的環境,鼓勵他們去試驗、去參與,甚至去失敗,不妨放手讓他們搞些私活來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尊重他們,不能隨便敷衍、一味恭維,而是要進行開誠布公的對話;必要的話,可以展示你的權威,讓他們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等等。
由此看來,領導者的角色已經接近于父親的角色了。不過,這種情感投入是值得的。如果一個領導學會了在保護聰明員工的同時,同時給予他們大顯身手的空間,那么,當你的員工成績斐然、你的企業蒸蒸日上時,你會覺得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