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央行副行長劉士余發表署名文章透露,截至2010年11月末,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總資產突破92萬億元,比“十一五”期初增長了1.47倍。
劉士余還透露,截至2010年10月末,106家證券公司總資產超過2.24萬億元,62家基金公司管理資產超過2.51萬億元,分別比“十一五”期初增長6.30倍、4.32倍。
他還透露,截至2010年11月末,保險業總資產達4.9萬億元,比“十一五”期初增長了2.20倍。
這意味著,銀行、證券、保險再加上基金行業的總資產規模四者相加已突破100萬億元大關,達到101.65萬億元。事實上,若再加上信托、租賃等其他金融業態的總資產,我國金融行業的總資產規模還將大于101.65萬億元。
總體來看,銀行業仍然在我國金融行業中占據絕對關鍵的地位,其總資產規模占比金融行業總資產規模約在九成左右。但得益于近幾年來迅猛的發展,證券業和基金行業的資產規模的增速遠超銀行業和保險業的增速。
劉士余也表示,銀行業是中國金融業的主體,工、農、中、建、交五家大型商業銀行居于銀行業的主導地位。“十一五”期間,我國基本完成大型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
對于農信社的改革,署名文章透露,截至2010年9月末,全國農村信用社的各項貸款余額為5.7萬億元,占全國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的比例為12.3%。
截至2010年9月末,全國共組建以縣(市)為單位的統一法人農村信用社2014家、農村商業銀行64家、農村合作銀行212家。
對于政策性金融,劉士余總結認為,隨著世界經濟格局的深刻調整和中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政策性金融機構面臨的國際國內經濟金融環境、所承擔的任務和政策目標等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劉士余表示,面對新的國際國內經濟環境,我國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穩定外需、擴大內需,并著力支持實體經濟實施“走出去”戰略,需要政策性金融機構發揮更大的作用和功能。
“通過改革,中國金融業發生了歷史性的變化。”劉士余稱,金融機構實力明顯增強,金融市場信心不斷提升,金融服務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大幅提高,金融體系的穩定性與安全性不斷增強,經受住了本輪國際金融危機的沖擊。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