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物是許多游客海外旅游的一大任務。隨著春節長假的日益臨近,“海淘族”們再次熱血沸騰。但是,只身在外畢竟存在著語言不通、人地生疏等問題,如何使自己“游”得盡興、“花”得安心?遭遇意外,如何尋求援助、獲取賠償?《經濟參考報》記者特別就此訪問了保險業內人士。專家建議“海淘族”出境前可先購置刷卡、意外、醫療等相關保險保障,牢記國際救援熱線,以轉移購物風險、解除后顧之憂。
配置“刷卡風險保障”
盡管海關近期推出了“54號令”,對超一定額度的自用品入境進行征稅,但這絲毫未能影響人們出境旅游購物的熱情。多家旅行社統計數字顯示,由于歲末歷來是許多歐美國家知名品牌集中打折的時期,近期出境購物游咨詢量上升明顯;而此前剛剛開幕的香港冬日節,也吸引了大批內地游客計劃前去購物。
不過,異地出游,雖然其樂融融,但也暗藏著一定風險,具體到購物方面,信用卡使用風險最值得關注。近年來,由于銀行卡和信用卡的方便快捷、匯兌及時和網絡通暢,越來越成為旅游出行的必須裝備。但與此同時,境內外各式各樣針對銀行卡和信用卡的犯罪活動又頻頻出現———無論是被盜刷,還是持卡人在ATM取錢后遭到搶劫的現象屢見不鮮,給人們本來輕松愉快的旅行造成諸多不便和經濟損失。
對此,美亞保險北京分公司總經理于璐巍建議旅行者通過購買保險來解除后顧之憂,轉移風險。比如:美亞保險將于近期在現有的旅行保險產品基礎上,針對個人出境游客推出“旅行銀行卡盜刷保障”,該保障可以賠償被保險人在旅行期間由于銀行卡丟失或失竊而造成非授權人非法使用銀行卡所發生的賬款損失;此外,為轉移旅行者在國外用銀行卡取現的風險,美亞保險還推出“旅行ATM提款搶劫保障”,該保障賠償被保險人在旅行期間以銀行卡于自動柜員機(A T M)提取現金時或之后的30分鐘內因任何搶奪或搶劫行為而遭受的損失。
銀行信用卡有關專家同時提醒,由于國外使用信用卡要求持卡人在使用時輸入密碼和簽名,所以要注意在出國前通過網上銀行、手機網上銀行或者直接到柜臺辦理密碼開通等個人信息保護系統,同時要保護好自己的個人信息,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不同國家醫療保障額度不同
計劃境外游,必要的醫療保障至關重要。對于假期游人出行的熱門地點歐盟各國,于璐巍提醒消費者,歐盟國家大多為申根國家,簽證要求旅行者購買的境外醫療保險保額不得低于3萬歐元,保險期限不得少于一個月。“針對這個要求,許多保險公司紛紛設計了相關產品以應對,比如美亞保險的‘萬國游蹤’鉆石計劃!
舉例來說,李女士計劃春節期間赴歐洲觀光旅游購物,旅程時間為7天。如果她選擇“萬國游蹤”境外旅行保障黃金計劃,可以得到額度為30萬元的“意外身故、燒傷及殘疾保障”,額度為20萬元的醫藥補償,高達75萬元額度的緊急救援服務,額度為80萬元的個人責任,額度為1500-16000元隨身財產、航班延誤等旅程阻礙保障,7天行程的保費不超過160元。
如果她選擇“鉆石計劃”,則可以享受額度為60萬元的“意外身故、燒傷及殘疾保障”,額度為40萬元的醫藥補償,無限額的緊急救援服務,額度為100萬元的個人責任,額度為2000-22000元的隨身財產保障,7天行程的保費約200元。
至于美國、日本、東南亞等國家和地區,目前尚沒有醫療保險方面的強制要求。對此,美亞保險的“樂悠游”境外旅行保障計劃和“萬國游蹤”國際旅行保障計劃均提供全面的保障,包括意外傷害、旅行延誤、財產損失、旅行證件丟失等。于璐巍建議旅行者在出行前充分考慮目的地可能發生的風險,選擇適合的保險產品,使旅行更安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