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過去的一年極有可能是引領中國創業潮流的一個新起點:有那么多的IPO,有那么多的“戰役”,當然,還有更多默默無聞的掙扎者甚至失敗者。但是,無論經驗還是教訓,都是彌足珍貴的資源,在2010年《創業邦》年會上,我們把這些資源做了最大程度的集約和釋放,聽聽這些聲音,也許我們能夠重新發現自己。
_編輯/方浩
大佬們都在想些什么?
廣東今日天使投資董事長何伯權:如何做一名天使投資人,我有幾點感受:第一,項目我聽不聽得明白。聽明白證明我對這一塊有點了解或者是比較理解,做天使投資一定要做自己熟悉的;第二,投資的項目都比較雜,但是我有一個核心的線,它必須是跟消費者直接相關的,我覺得我自己的專長是對消費者的理解;第三,劃清邊界。我是天使投資者,跟管理團隊大家的分工是怎么樣的,邊界怎么樣,這個非常重要。
他為什么這樣想: 沒辦法,何總一手打造了樂百氏,轉做天使后仍然垂青消費市場,久久丫、7天連鎖、諾亞財富、九鉆網、愛康國賓,線上線下全是和消費沾邊,這就叫科班出身吧。
漢庭酒店連鎖創始人兼CEO季琦:在中國做一個非常理想的、卓越的企業家,應該是一個雜交的模型,需要貫通中西。很多“海歸”回來創業,一開始都摔跟頭;中國從最底層起來的草根創業者也碰到很多問題,所以作為卓越的企業家應該貫通中西,西方的問題加上中國的創業環境,得知道中國的特色,也得懂西方的規則。
他為什么這樣想: 攜程、如家、漢庭,有什么共同點?第一,客戶群要多傳統有多傳統,走南闖北,誰還不打個尖住個店;第二,后臺運營要多復雜有多復雜,沒有強大的IT系統,一切都要歸零。在季琦眼里,這就是貫通中西。
諾亞財富管理公司董事會主席兼CEO汪靜波:我們以前把自己想成是一個小而美的公司,因為在歐洲也有很多百年老店可能不是很大,但是也做得很好,我們一開始是從這個角度去思考的,完全沒有想過做多大、要成長多快,就是小而美是我們的定位,后來沈南鵬投了我們,他覺得一個公司不發展就是死,就沒有辦法面對競爭,所以我們也經歷了一個戰略上的調整。
她為什么這樣想:先遇上何伯權,再結交沈南鵬,背后再有一個善于經營私募基金的老公,汪靜波女士想不“大而美”都難!
搜房網董事長莫天全:總有人問我搜房IPO的感覺如何,我說我們是熬出來的,也是等出來的,這個熬加上等,就等于我們和平發展。馮侖曾經說過偉大是熬出來的,搜房是創業界的老人,也是互聯網最早的公司之一。我們一直在熬,業務熬了11年,從1個城市現在熬到70個城市,覆蓋106個城市,熬過金融危機,還有多次的房地產調控。我對創業的理解是,該等的還是要等的,該熬的還是要熬的。
他為什么這樣想:再沒有人比莫總更適合說這番話了,想想吧,一家誕生于Web1.0時代的互聯網公司,在“Web2.0”作為一個名詞都很少被人提及的時刻完成IPO,頗有“老干部重新上崗”的味道。
安博教育集團董事長兼CEO黃勁:整個大學教育已經從精英教育發展到平民教育,帶動了新的業態和新的市場出現。安博一開始創辦就有風險投資,資本的力量讓我們快速占領了戰略要地,我們的策略很簡單,就是進入區域市場之后,整合這個市場最好的團隊。所以長期以來,安博很多時候都在做整合。回顧十年的發展,資本幫助我們更從容地進行規劃和戰略布局,實現了我們的快速發展。
她為什么這樣想:有人說看不懂安博,一個接受VC或PE投資總額超過IPO融資規模的公司,到底想干什么?其實黃勁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進入區域市場,整合最好的團隊。所以,無論是接受風投還是實現上市,對安博來說,區別不大,關鍵是有錢去實施上述戰略。
開心網創始人兼CEO程炳皓:我們做開心的事情是靠開心的人,有很多朋友會問我開心網發展的秘訣是什么,我們的秘訣其實就是團隊。有人說你為什么不講一些你的絕招呢?其實我真的沒有什么絕招,我講的是我真切的感受,我們的發展完全是靠我們開心的團隊。在傳統的企業里,可能企業擁有多少資金,擁有多少資源,擁有多少關系,擁有多少客戶,可能這些都會比較重要,但是我覺得在互聯網行業,其他一切因素都可以看作是零,人的因素能夠決定一切。
他為什么這樣想:一個地道的門頭溝農民,也沒上過正式的大學,完全憑借自我奮斗走到今天,沒有“人定勝天”的價值觀真的很難。顯然,這多多少少影響了程炳皓對團隊的看法。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