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個例子:
阿里旺旺每天有很多的用戶登錄,IM默認用戶登錄時會彈出“每日焦點”。以前,這個模塊只是對原始的資源進行了分配,比如分為3個標簽頁(社區、資訊、新聞),各個業務方負責各自的運營,這導致CTR(Click Through Rate)很低,很少有用戶去點擊上面的內容。2010年年初,公司安排我負責此模塊的改版,剛開始,我對于如何突破原有的模式也比較困惑。
后來,基于對產品技術的了解,我把阿里巴巴幾個主要的場景進行了劃分。通過對用戶行為偏好進行分析、數據倉庫建模,并采用行為和主場景默認匹配推薦的方式進行嘗試,這個做法也就意味著:用戶在登錄阿里旺旺后,所看到的彈出窗口中的內容基本上是與其行業或偏好有關的內容。
在進行調整后,CTR真的漲了5~6倍,用戶不再覺得給他推送的東西是沒用的了。下圖是整個產品模塊實現的大致順序圖。
綜合素質要高
什么樣的個人素質才算是好的呢?可能每個人的評判標準都不一樣。面試官往往會通過有限的接觸感知對方,然后由此及彼地進行推斷。比如:準時可能意味 著有紀律,或許也代表會有責任心;答非所問可能是思路遲鈍;觀點重復,也許是因為表達能力方面有所欠缺,可能溝通能力也有問題;抱怨上家公司,也許表示沒 有感恩的心,心態不好。
由于個人素質的衡量是偏主觀的,因此有些人面試失敗,可能并不是因為專業能力不足。當然,大多數情況下企業首先會看產品經理的思路是不是清晰,執行力如何,然后再看其他方面。
1. 思路清晰
與應聘者聊天,似乎是衡量思路清晰與否的有效方式。談到聊天,狡詐的面試官會盡可能地讓你說,因為你說得越多暴露得也就越多。在整個過程中他可以去感覺你的表達能力,以及條理性。
再談做題,這是一些企業衡量你數理運算和邏輯推理能力的方式。比如,谷歌面試產品經理時就曾出過這樣一道題目:假設在一段高速公路上,30分鐘之內見到汽車經過的概率是95%,那么,在10分鐘內見到汽車經過的概率是多少?
新浪等企業面試產品經理的時候,很喜歡讓應聘者現場設計一個產品的流程。看看是不是具備系統的抽象解構能力,以及數據流的抽象還原能力。也有很多企 業會很直接地問:“如果這個產品換作是你來負責,請問你會怎么做?”或許換成誰都會沒有答案,但通過你的反應也可以看出你的思路。
2. 執行能力強
光說不練是假把式,優秀的產品經理必須具備“野蠻生長”的能力。要把想法變成結果,你就得有很強的執行力。可能有朋友會有這樣的想法:產品經理是不是強勢一點好?其實,強勢或弱勢僅僅是一種策略。強勢一點的產品經理容易出業績,但也有產品經理是通過軟溝通拿到結果的。
執行力就是將一個想法很好地變成結果的能力。在前面展示的JD里就曾提到:具備較強的溝通,以及項目協調、控制、推動、執行能力;樂觀積極、抗壓能力強,具有團隊合作精神。其實這里所說的就是執行能力。
舉個例子:
眼看移動互聯網有良好的發展趨勢,A、B兩家公司都想做一款基于LBS的手機APP。但由于產品經理的執行能力存在差異,這兩家企業得到了完全不一樣的結果。
A公司的產品經理是這么做事情的:老板讓他去調研市場,然后他就去調研市場,花了 兩個禮拜,給了一份調研報告,把競爭對手的情況分析了一下。老板問:“什么時候出個具體方案給我?”于是這位產品經理又花了兩個禮拜寫了一個方案。第二次 老板又問:“技術上這個方案可以實現么?和市場部門溝通過么?”于是這位產品經理又去找技術部和市場部溝通了。
B公司的產品經理在得知老板的需求后,便開始通過多種渠道了解手機市場,以及競爭對手的情況,并在公司內部把市場部和技術部的負責人拉上,成立了一個虛擬小組,最后大家一起商討出了一份可落地執行的方案。
兩個禮拜后,B公司的產品經理與老板溝通自己的想法,老板點了點頭。問其多久可以出來?產品經理答道:“已經評估過了,需要1個月時間。”1個月后,B公司的產品如期上線,這時,A公司的老板怒了。
有一定背書
“背書”是一個金融術語,最早是指:票據的收款人或持有人在轉讓票據時,在票據背面簽名或書寫文句的手續。其主要的作用是表明意向、擔保承兌、擔保 付款、證明前手的真實性。在政治上,背書一詞用來表示為某人或某事允諾保證,借此提高事物的可信度。發展到現在,很多企業把背書和擔保聯系在了一起,所以 有必要和大家分析一下背書與職場的關系。
1. 品牌背書
一道學歷坎,攔住了很多人:再一道大型企業工作經驗坎,又攔住了大多數人。很多人覺得如今的社會世俗、無奈,這個現象背后其實反映了當今社會淺層次看待價值的態度。
假如你是企業HR,在一群求職者中有一位是清華大學畢業的,你會不會對他有好感?也許他的文憑也是混出來的,但清華這個品牌給他帶來了抹不掉的光環。如果再看到有位求職者之前是谷歌公司的,你對他有沒有興趣?可想而知,絕大多數情況下,品牌所帶來的背書還是比較大的。
由于信息不對稱,對方無法深入了解你的能力,因此就只能看品牌背書了,雖然這個判別標準并不是絕對公平的,卻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降低擇才風險。就像 某品牌牛奶到體育頻道做廣告,說這是國家羽毛球隊指定飲品,引來更多消費者購買此產品。可事實上,我們并不知道此廣告的真實性,這也就是背書效應。
2. 口碑背書
假設李開復先生向某公司推薦了一位產品經理,那么這位產品經理的前途就不一樣了。用老話說就是:“他遇上貴人了!”這就是口碑背書,因為相信李開復 先生,進而也就相信了那位產品經理。至于他是站長出身還是銷售出身或其他什么出身,可能都是無所謂的。所以,對于跳槽的朋友來說,找一位有分量的人進行推 薦會是一個捷徑。
企業尋找人才,就如丈母娘挑女婿,總得要有一個角度是能看上眼的。假如你是求職者,在某個職業圈里有人說你這個人能力很強,做事情踏實,而且有很多 人共識性地認同此看法,而這又被你所面試的企業所知曉,那么就會讓企業對你產生同樣的看法。因為這個時候企業的衡量標準是趨向于群體性的。互聯網產品經理 的圈子不大,很多人都是草根群體,如果你沒有太多的光環和榮耀,那么在平時里做好項目落個好口碑還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節選自《產品經理修煉之道》一書,費杰著,由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