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痛苦中成長,讓他學會了不跟任何企業作對。以前榕樹下老跟別人打官司,現在朱威廉寫東西不再抽人短板。
向成熟的轉變收到了成效,在超級人民幣玩家都不愿意投錢到游戲而是去養家糊口的情況下,暴雨娛樂卻成為一家典型的“快公司”,去年年底第四季度第一款游戲才商業化,但上線3個月就收回成本,今年第一季度利潤數百萬美元,在一年半前,暴雨只有幾個人,現在300人,研發超過200人。
再種榕樹
如今的榕樹下網站,流量不再,風格不對,文化喪失,作者素質深跌,這些已是業界不爭的事實。朱威廉也承認,榕樹下從賣給貝塔斯曼到再賣給歡樂傳媒,品質和商業價值已下降到“令人發指”的地步。“情感”,朱威廉反對強調回購榕樹下的原因。他說當時自己就說過有一天會回購榕樹下,今天只不過是承兌了一張支票而已。
其實,朱威廉有著更理性的計劃,他已經將暴雨發展的大方向定為社區和游戲結合,這也是盛大公司游戲和起點中文網結合的路子。
賣掉榕樹下后,朱威廉在榕樹下一直讓總編李尋歡代持20%的股份,這次他向歡樂傳媒提出股權不動,再給幾十萬美元現金回購。打算回購成功后親自兼任主編,恢復榕樹下往昔風采。但最終被拒,只能重新做新榕樹下,新網站預計5月底上線,暴雨為此配備專門的事業部和人才來做。“新建榕樹下后,我會努力用三個月達到每天獨立IP訪問量一千萬以上,商業模式暫不考慮。”朱威廉說。
這也可能是他最后一個創業項目。曾經有兩位“大師”給朱威廉算過命,認為他2009年要開始走運,不同的是運程長度,一個說15年,一個說19年。但朱威廉打算兩年后滿40歲就退休。
“我23歲開始打拼,4次創業,2次職業經理人生涯,15年的濃縮,心力和身體受到的折磨和起伏相當于別人30年,心理年齡老了,很累,對我來說40歲退休不算早。”朱威廉正在寫一篇關于把在美國的中國貪官送回國內監獄的長篇小說,叫做《天羅地網》,他打算40歲后出版并投資拍成電視劇,自己做導演、制片。
建言“80后創業幫”
如今創業的80后們,讓朱威廉看到了當年自己的影子。“我很反感一些80后整天叫喊著打敗誰超越誰,其實哪這么容易。”朱威廉對熱衷于上市的創業者們喊話說,上市很累,很多年前他也錯誤地把上市當作里程碑,希望80后們謹慎對待上市。
暴雨雖然不是個大企業,但花很多錢找美國審計公司審計財務,朱威廉說這是希望暴雨從小就正規和健康。在他看來,“三歲定八十”,初創企業一定要走正道,歪門邪道長遠不了。
他對80后創業者們給出的重要經驗是——誠信是底線,對員工好是不能挑戰的。
在暴雨的辦公室,飲料和水果一開始就免費敞開供應,現在每個月要付出近十萬元,財務很有意見,但他要求堅持下去。
朱威廉一直排斥風險投資,做榕樹下時曾有人拿著800萬美元要求投資,被他拒絕。如今也有很多風投想投資暴雨娛樂,他還是謝絕。有人說他在吹牛,取笑他是在金融危機下拿不到風投的酸葡萄心理,他說自己是不屑于跟80后的創業者們一樣拿著商業計劃書去找風投要錢。“他們會左右我的思想,進來就是投錢,然后希望盡快獲得回報。我看不到多給我個一二千萬美元能用來做什么。”朱威廉提醒小老弟們,在創業初期往往要耐得住寂寞,只要能生存下去就少碰風投。
對于創業者們在創新商業模式上的盲目崇拜,朱威廉以一個過來人的經驗提醒說,創業者們應該是先學習借鑒,進而參與創新,最后才是領導創新。“直接進行商業模式創新,風險大,也沒必要。”朱威廉認為,在市場沒有萎縮的行業,老牌企業無暇顧及市場新入者,參照現有模式,可在短時間內發展起來。而不必過多談論趕超戰略,應該是學習大公司強大的盈利能力,通過自主研發將整體水平和力量提高,進而獲得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和收入回報,這條踏實和穩健的道路才是創業者們要走的王道。
相反,喊過多口號和制造更多模式,為了差異化而差異化,只能是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朱威廉的“三不創”理論
沒錢、沒積蓄,不要創業;
有錢、有積蓄而不敢放棄車子房子、舒適生活的,不要創業;
沒有可以寬容、諒解別人的心胸,也不要創業。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