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個以財富作為衡量人生標準的世界里,大家都仰慕那些擁有巨額財富的人。我們也都自覺接受和迎合所有跟賺錢有關的知識,貼近像他們那樣的人際關系,甚至模仿他們的生活方式,仿佛擁有了這些我們就具備了賺錢的能力,或者起碼讓我們看起來像個“有錢人”。
如果說賺錢是一種能力的話,我覺得花錢是一種更重要的能力。哦?花錢也是一種能力,奇談怪論,花錢誰不會!如果有個街頭采訪,像追問“你幸福嗎”一樣滿世界問:“如果你有了錢,你會怎么花?”,我相信有人說要買個大房子,有人說要買個超級跑車,有人要買飛機,買游艇,買酒莊,泡無數美女,吃遍天下美食,環球旅行等,總之要享盡天下美妙生活,享普通人所不能想象的奢華生活,當然或許有個樸實人會說:“我要有了錢,就天天喝豆漿,喝一碗,倒一碗。呵呵!”可以想見,各種五花八門的答案會挺有趣的。大家會對各種答案有自己的感受和評價:庸俗乏味、新奇有趣,或者樸素真實。
可能每個人都有過這種想法:“我要有了錢,就怎么樣怎么樣……”有錢了就想花出去,方式就是買東西。買什么呢?那自然應該買那些能增加自己幸福快樂的東西,買到以后好好使用這個東西或者體驗這個過程,從而達到花錢的目的。那所謂花錢的能力,即買什么?以及使用和體驗結果是否幸福快樂?錢再多也是一個有限的數字,所以花錢的能力還要看用有限的錢得到最大的快樂。
說這么玄?那咱們舉個“花錢買罪受”的例子吧!今年的十一長假,許多人都開車去景區游玩。結果因為高速免費,導致大擁堵,時間被白白耗在公路上,吸著廢氣,空耗著燃油,還敗壞了心情。好不容易到了景區,結果美景還被過載的人流量破壞了。所以說,這樣的花錢就顯得不那么聰明了。
同樣有一百萬元,有人砸鍋賣鐵付個首付,每月得摳持著付房貸,每天還得花費2個小時以上上下班,起早貪黑,晚上回到家已經累得半死了,還有什么生活質量可言?有人卻拿著這一百萬去全世界各地盡情游玩,心情視野閱歷完全上了個臺階。雖然事事無絕對,但至少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的花錢選擇真的會有完全不同的“幸福”效果。
那我們面對有錢花的時候,到底該如何選擇?
我覺得,首先得問自己:對你,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不重要的,這跟人的價值觀有很大關系。就說我自己吧,我覺得房子特別不重要,擁有一個房子反而帶給我一種選擇上的束縛感,公司搬個家,離家遠了,要是租個房多簡單,跟著搬過去就好了。要是買的房,通常你就以它為中心安排生活了。有人說,房子還可以升值呢。對,但我不稀罕,因為我喜歡通過創造來賺錢,而不是守株待兔式的投機。再說了,要是房子永遠只漲不跌,那傻子都會賺錢啦,世界上哪有永遠光賺不賠的好事呢?所以,我寧愿投些錢給愿意創業、尤其是聽起來不一定靠譜但產品會很有意思的人,那樣我會覺得自己對世界是有意義的。我還覺得奢侈品不重要,看著那些價簽就嚇得直后退,穿著還得小心翼翼的。相反,我對旅行的花費特不心疼,因為每段旅行都會成為我的人生記憶片段,那是人生的一部分啊。如果有5萬塊錢,買個頭等艙機票我覺得不值,寧肯忍受10多個小時的經濟艙,把省下來的錢捐給某個公益項目,我就覺得干了件很有成就感的事。這些不是什么裝高尚,就是自己的選擇而已,我有不少朋友都有豪宅游艇諸如此類的東西,我也會發自內心的贊嘆,有時也揩油享用,但我知道對我而言,有更讓我快樂的花錢方式。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