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各種論壇、沙龍、機場書店播放的培訓錄像中,最不想聽到又最常聽到因而不堪忍受的是兩個名字——喬布斯和稻盛和夫。本人知道這種過敏和抵觸有純個人的、值得自省的原因。在這兩個人在中國沒有那么火之前,本人曾熱衷地談論過這兩位大師,所以關于這兩人的談論形成話語通脹時,規避和抵觸在所難免。
任何話題的普及化都伴隨著庸俗化,從稻盛和夫到喬布斯,直到眼下最熱門的“大數據”。庸俗化的原因是簡化、漫畫化和標簽化,庸俗化的結果是更加明顯的簡化、漫畫化和標簽化。
當越來越多的人不假思索、脫口而出某個名字或名詞的時候,其內涵已經被最大限度地空心化,與此同時,談論者會將大量劣質和廉價的私貨填充其中。這差不多是偶像人物或偶像概念共有的命運。
稻盛和夫和喬布斯是值得持續關注的人物。他們事跡和言論里的確包含著歷久彌新的內容,但前提是,我們必須細致地思考和潛心地體悟。離開了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的“學習”,頂多是無害的娛樂。大師之所以是大師,首先不在于其普適性,而恰恰在于其獨特性,不可復制性。
遇到難題時“欲與關公借寶刀”是很自然的,但我們常常想不到關公的寶刀也許只有關公能用,憑我們的臂力和技藝,不僅難以揮舞自如,甚至根本拿不動,寶刀于我們可能是一件最笨拙最無用的武器。
稻盛和夫、喬布斯,連同許多商業奇才的故事里,都有兩部分被有意或無意遮蔽的內容,那就是他們身上的“魔性”以及可遇不可求的運氣,這是兩種與大師、楷模的形象格格不入的因素。有諷刺意味的是,“魔性”和運氣對他們來說往往是點睛之筆,在相當大程度上決定了他們的成敗。
以稻盛和夫為例,當我們服膺其“敬天愛人”的核心理念里,我們很可能不知道,稻盛和夫是一個嚴勵到有時近乎刻薄的領導者。當我們對他的人才觀津津樂道的時候,很可能忽略一個事實:他的“超能力”造成了公司集體領導力的真空,以至他年近八旬還無法真正退休,他創立和領導的京瓷公司的競爭力遠非從前,面臨著巨大的經營和轉型壓力,稻盛和夫之后的京瓷命運怎樣面臨巨大的懸疑。
稻盛和夫年近八旬拯救了面臨倒閉的日航,給稻盛和夫“經營之圣”的形象又加上了濃重的一筆,但此次成功并不能完全歸功于稻盛本人能力,他的威望所帶來的來自日本政府、社會和公司內部的前所未有的支持,是日航死里逃生的重要原因Cye.com.cn。
稻盛和夫在拯救日航之前,曾全力拯救京瓷投資的一家通信企業Willcom,結果無功而返,但這個故事極少被人提起,因為神話形象具有自我修復、自我清除異質形象的功能。當我們以結果為導向來倒推原因時,我們常常是陷入“選擇性歸因”的謬誤,多因一果的實際邏輯往往被一一對應的神話邏輯所替代,雖然在現實中起作用的永遠是前者。把這種主要功能是娛樂的神話邏輯應用于現實,其結果是顯而顯見的。
本人12年前閱讀稻盛和夫的書時深信,就“立功、立德、立言”而論,他是商業史上獨一無二的人物,這種認知至今未變。但任何人物和思想都經受不住過度詮釋、過度引申所導致的扭曲。將一切要素和結果完美化、合理化的闡釋,能成全一門可以名之為“稻盛工業”的生意,同時也就遮蔽甚至毀滅了稻盛和夫在商業史上的真實價值。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