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戶的需求痛點:靠譜,創收,低賠付
靠譜的醫生才是病人終極的目的。如果我告訴你,你這個在你們家的哪個醫院,某一個大夫看這個病看的特別好他絕對去,然后他可能也不像協和的專家那么忙,你好也掛不上,你就去找他,估計就沒問題。如果我是一個比較內行的人,你可能就真的會相信我,而且你去了,你覺得那個人真的把你看好了,你這個事情覺得會特別的值。所以我覺得,能讓病人看上靠譜的醫生,這是一件特別功德無量的事。
醫生他們的需求是什么呢?能夠節約我的時間,第二和理合法的情況下,增加我的收入。然后能夠降低我職業的風險,就是不要被那些比較反煩的病人告了或者是打了,或者是迫害了,甚至被殺了。
院長的需求是你能夠第一是增加我醫院的收入。第二就是能夠在醫院專業科室評級上面,能夠評得更好,我原來是二甲我能夠升到三甲,第三個也是跟醫生一樣,降低我職業的風險。
保險的需求,就很簡單。對于商業保險是增加銷售,對于社保來說,當頭大事是你怎么降低我的賠付,所以如果有這方面的解決方案的話,他們肯定是樂意使用和付錢的。至少我聊過的那些做社保的人,他們對于這個是最看重的.
對于藥企:他們想要賣更多的藥,要賣更多的產品,要讓醫保能夠來覆蓋,能夠向醫生更好的營銷。
商業模式關鍵詞:付費
在中國說我還沒有看到特別成熟的規模化的模式,所以這些都是國外的。包括醫生付費的,就是幫助醫生溝通的一個工具,有點像咱們的微信,但是它就只是讓醫生在上面用的,它賣給醫院,讓醫院付費,替代了醫生以前的BB機,那家公司也上市了。患者付費的也很多,包括很多慢性病管理的疾病管理的,都有很多付費的。藥企付費的就是ZocDoc,因為他牢牢的抓住了美國大概一半的醫生,所以藥企很多付費的。保險付費的就像i-Triage ,你只要能幫保險公司省錢,他就愿意付費。
新機會:客戶關系 慢性病 醫院IT化
第一個 是醫生的客戶關系管理。就是醫生怎么管理自己的病人,幫醫生把自己的病人管理得這么好,而且還能夠為病人或者為醫生增加價值。這個是沒解決的問題。
第二 病人的慢性病的管理應用。我們有很多的慢性病,中國的慢性病人超過三億,這個人群就已經大到可以相當于一個頂級的互聯網產品的量級了。包括像高血壓就一億多人,乙肝一億多人,糖尿病八千多萬,三個加起來就三億,當然這里面有重復的,我覺得雖然這些用戶很多是歲數比較大的人,不一定會那么熟悉和習慣使用這些應用,但是我覺得你任何一個慢性病里面,拿到上百萬的用戶,很活躍的用戶,專門的用戶,這個價值都是不可限量的。不論是廣告的OP值,還是真正的對于這個社會的意義的價值,都非常非常的大。
第三醫院信息系統的移動化 中國的電子病例或者(54:15),做得都不是特別的好,有很多廠商在里面,然后廠商又特別的關系化,都得要去跑醫院,然后要跟領導喝酒,最后才能進醫院,結果做出來的醫院也都質量不高,醫生都不愛用,維護的成本和更新的成本也很大。我知道有醫院,比如上一個系統花一千萬,每年花一百萬維護,結果那個東西還經常的出問題。所以你如果是一個做互聯網的人的話你都會覺得,這樣的東西都能容忍嗎?但它真真實實在存在著。比如醫院里面就出現過什么,因為電子病例系統宕機,醫院一天不能開業的情況。我相信如果是在互聯網的話,絕對老板直接第二天你不用來上班了。但這種確實都在出現,所以這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機會,有沒有這種通過破壞性創新的機會,可以從服務一些小的醫院,服務一些診所開始,做一些云端的東西,非常實用、非常好用,但是成本也很低,維護成本也很低。能夠讓他插上就用,慢慢的把這個東西做得用不著好,最后能進入大的醫院,這些我覺得都是有機會的。
上次我認識的一個家里人,他得了糖尿病,就跟我說在哪里可以找到一些靠譜的糖尿病的知識,我說你去百度一下試一試,結果百度以后,他跟我說,再也不敢去百度了。后來我就說假設有這么一個微信的服務,如果能夠你去加一個微信,如果這個微信上,就是有一個像杜杜,就是杜蕾斯的微信賬號那樣天天可以來幫你解釋這個糖尿病的事,然后幫你去分享這些東西,然后你更了解這個病。其實像得了病的人也很需要這些服務,為什么沒有人做一個微信,像杜杜這么體貼呢這里面的病人都是剛需,天天得了病的都想把這個問題搞清楚。這里面確實需要很多的對醫療的資源,或者是醫療知識的掌握。所以需要有很好的團隊,一起來做病人的實時的監測,還有怎么樣能夠實時的監測我們的心率、血壓甚至是電解質的一些情況,能夠幫我們預測未來的疾病,這里面已經有非常多的創新了,包括特別是在運動方面,還有包括一些慢性病的實時的監測,都有很多創新的項目,但是也有很多沒解決的問題,因為它這個能夠積累到足夠在臨床上有意義的數據,還是有一定的難度的。而且病人的依從性也不是特別好。所以這也是一個挑戰。
所以我覺得我們在座的諸位,如果有這樣的抱負或者有的理想,能夠愿意用的產品和技術,去改變人的生活或者生命的人,我覺得是在這個行業,應該是大有可為的。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