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5年商業人物風起云涌,英雄輩出,但正如“一千個讀者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關鍵是你用什么樣的標準、視角去看“江湖”。中國經濟時報推出的2005年十大商業人物是——
李彥宏、嚴介和、傅成玉、張寶全、牛根生、王中軍、李焜耀、馬云、李開復、柳傳志(排名不分先后)。
中國經濟時報編輯部立足自己“前瞻性”的特點,從經濟發展的趨向性和引導性出發,評判、遴選2005年十大商業人物,他們呈現出的特點是民營企業家、高科技創業家居多,不少是跨國并購事件的主導者,在國際經濟界產生較大影響,引領行業風潮,啟示中國經濟極具特點的發展動向。最后,由本報記者對這十個2005年商業人物逐一回顧、評述他們的業績。
李彥宏:
美國上市書寫財富神話
2005年的中國IT業可以說是“百度年”。8月5日,李彥宏于2000年創辦的百度公司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首日掛牌,股價飆升逾3倍,在當日的交易中股價最高達到151.21美元,收盤于122.54美元,上漲了354%。這家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商在美國成為一個神話:它創造了“美國股市5年來新上市公司首日漲幅之最、進入美國有史以來上市當天收益最多的股票前10名、在美國上市的國外企業中收益最好者”三大記錄。
為此,納斯達克股市當天的閉市鈴由李彥宏按響。在由美國媒體巨頭國家廣播公司和道瓊斯公司共同創辦的CNBC歷史上,一家公司的CEO在同一天內上鏡兩次的紀錄由李彥宏創造。
而其在上市之后發布的首個財報顯示,其第二季度總營收為697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88.6%;凈利潤為1210萬元人民幣,同比增長625.5%,令眾多投資者熱情高漲。
但上市后,李彥宏和百度公司卻受到了諸多質疑。不僅股票一直處于下行通道,還有人推出反百度聯盟,而許多唱片公司MP3版權方面的責難更是讓他難以招架。
雖然無可否認,作為與美國GOOGLE分庭抗禮的本土企業,作為中國搜索行業的領軍企業,百度在國內目前已經處于領導者的地位。但事實上,百度和李彥宏要走的路還很長,F在,中國的搜索經濟正在吸引越來越多商家的“眼球”:GOOGLE正式進入中國、中國搜索獲得大額風險投資、搜狐推出搜狗網、雅虎中國回歸搜索,就連騰訊、MSN等也要進軍中國搜索市場……這一系列事件對百度來說都不是利好,未來將面臨著更加激烈的競爭。
接下來,如何應對來自GOOGLE強攻中國、知識產權糾紛、產品創新、市場開拓、資本市場的壓力等一系列挑戰,將是李彥宏和百度未來所面臨的主要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