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令五申
堅決不收“過頭稅”
6月份:
財政部長謝旭人在江蘇調研財政工作時稱,確保稅收應收盡收,但絕不收“過頭稅”,同時防止出現虛增非稅收入等情況。
國稅總局局長肖捷在山西調研時稱,今年以來,受經濟增速下滑等因素影響,稅收收入增幅相應回落。在稅收收入增幅回落的情況下,各地稅務機關更要堅持依法征稅,不收“過頭稅”。
7月份:
國家稅務總局稱,不落實稅收優惠政策也是收“過頭稅”,絕不能以收入任務緊張等為由不落實稅收優惠政策。
財政部長謝旭人在全國財政廳(局)長座談會上稱,下半年將落實和完善結構性減稅政策,突出抓好財政收支管理,加強稅收征管,確保稅收應收盡收,但堅決不收“過頭稅”。
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解學智在全國稅務系統深化稅收征管改革工作會議上稱,堅決不收“過頭稅”,避免突擊收稅,切實保證依法征稅。
8月份: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人大作縣級基本財力保障機制運行情況報告時說,今年要狠抓增收節支工作,支持稅務、海關部門依法征稅,但堅決不收“過頭稅”! 缎戮﹫蟆
[專家觀點]
越是經濟放緩越要加大結構性減稅
在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財政收入主要以稅收為基本來源,政府收費只是作為輔助來源,另外還有一些其他的零星收費。然而現階段非稅收入高速增長,則暴露出稅收和非稅收結構的失衡。
有業內專家指出,稅收與非稅收入結構失衡,究其原因還是地方的收入能力不足,又缺乏稅收立法權,為了增加地方收入,要么利用行政權力新設多種收費項目,要么采取各種手段在征稅上做文章,甚至提前征收所謂“過頭稅”。
警惕“亂收費”“過頭稅”卷土重來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劉尚希指出,當GDP增速高于9%的時候,財政收入特別是稅收收入增幅都在20%、30%甚至更高,但當GDP增速低于9%的時候,財政收入就會跌到個位數。
“在當前地方剛性民生支出不斷增加的背景下,稅收下滑無疑加大地方財政支出壓力。”劉尚希表示,但越是稅收乏力,越要警惕“亂收費”和“過頭稅”卷土重來;越是經濟放緩,越要加大結構性減稅力度,改善企業發展環境,培育經濟發展后勁。
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院長高培勇認為,當前的中國,調結構的任務緊迫。“我們不能再以犧牲調結構為代價,主要通過增加財政支出、擴大公共投資而硬性實施財政擴張!
他認為,有別于以往以“增支”為重心的操作,積極財政政策應以結構性減稅為主要載體,通過民間可支配收入的增加而非政府直接投資的增加實施經濟擴張,將有助于在實現“穩增長”目標的同時,兼收調結構、控物價的功效。
各級政府要樹立過“緊日子”思想
中央財經大學財經研究院院長王雍君(微博)表示,我國在稅收征管方面存在問題,政府部門的行政裁量權偏大。行政裁量權是必要的,但必須在稅法和清晰的年度財政預算之下。
王雍君說,實際上,依法征稅一直沒有徹底落實,我國稅收一直以來是下達計劃,稅收任務和計劃由政府部門自己制定,同時還存在追加征收的情況。要做到依法征稅首先要有一個清晰的年度預算,避免財政收入增收和超收。
財政部財科所副所長王朝才表示,對于“過頭稅”等問題,必須從財政預算約束、地方財權與事權匹配以及稅收體系完善入手進行改革。
劉尚希表示,在財政收入經歷了較長時期的高速增長之后,人們漸漸過慣了“好日子”,容易形成慣性思維,以為財政高速增長理所當然。而財政收入轉入低速增長,則為推進政府收支改革帶來契機,各級政府應樹立起過“緊日子”的思想。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