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色收益
有需求就有供給,這是目前此類業務興起的背后邏輯。
目前對地方融資平臺融資余額最權威的統計是審計署2011年公布的數據。該統計結果顯示,截至2010年底,全國地方政府性債務余額10.7萬億元;全國省、市、縣三級政府設立融資平臺公司6576家,融資平臺公司2010年底的政府性債務余額近5萬億元。而伴隨著地方新一輪投資沖動的開始,加之監管層對地方政府通過債券、信托等融資渠道的規范治理,目前地方平臺融資的缺口仍在進一步擴大。
從地方政府項目資金饑渴以及個人或企業投資者手中富裕的資金角度來看,通過掮客幫助資金和項目對接似乎是一種“雙贏”的方式,但問題是這可能已違背相關規定。
2012年12月31日四部委聯合發布的《關于制止地方政府違法違規融資行為的通知》規定:“未經有關監管部門依法批準不得直接或間接吸收公眾資金進行公益性項目建設”,“符合條件的融資平臺公司因承擔公共租賃住房、公路等公益性項目建設舉借需要財政性資金償還的債務,除法律和國務院另有規定外,不得向非金融機構和個人借款,不得通過金融機構中的財務公司、信托公司、基金公司、金融租賃公司、保險公司等直接或間接融資”。
而在記者以投資者身份向上述園區平臺小貸公司咨詢是否可以以個人投資者身份簽署合約時,上述業務人員表示,“以企業或個人身份均可,這個是沒有差別的”。
另外,單從小貸公司的角度來看,這里也存在灰色地帶問題。
根據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為股東繳納的資本金、捐贈資金,以及來自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入資金。從銀行業金融機構獲得融入資金的余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不得向內部或外部集資、吸收或變相吸收公眾存款。
正如記者在當地所了解到的情況,“現在這種操作屬于灰色地帶,目前還沒有出問題”,而且更重要的是背后具有很大的利益刺激。
首先,從客戶角度來看,獲得了遠高于海外的收益率,而且安全系數遠高于股市和樓市投資,后兩者目前在境內并不具備吸引力;以投資門檻的1000萬元計算,單筆投資一年的收益為100萬~120萬。
其二,從地方融資平臺來看,通過該小貸公司,園區可以相對低廉的成本融到大額資金。
寧波一知情人士介紹:“現在錢不是問題,關鍵是找到合適的項目。現在議價能力在地方政府的融資項目方面,好的融資項目甚至低到4%都有人做。”
“目前地方融資平臺發行的債券收益率一般是5%~8%,通常要低于銀行貸款,但需要較為漫長和繁冗的審批過程。”一名知情人士透露。
另外,金融掮客也可以得到一定的中間費用。記者了解的情況是,小貸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掮客有些是直接收取中間的介紹費,也有按一定比例收取費用的。記者接觸到的一家小貸公司表示,根據資金量大小不同,收取的費用比例不同。
而據上述知情人士介紹,目前在其他長三角地區亦有很多這樣的掮客,他們在努力尋找合適的地方政府項目,然后實現資金和項目的“完美對接”。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