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年,鄂爾多斯的“羊煤土氣”資源造就了讓人咋舌的財富神話,同時也催熱了當地民間借貸市場。然而,隨著房地產和煤炭市場的轉變,鄂爾多斯借貸人也陷進了難以抽身的泥淖。
據了解,80%的鄂爾多斯人參與了民間借貸,然而融資鏈條斷裂后,這些放貸人面臨的是無法拿回本金以及借貸人以低價物品高價惡意抵頂債務(即高價抵頂)的難題。盡管當地警方有意加大打擊力度,但是由于案件數量太多,很多人的資金恐怕再也無法收回。
30萬一年變成39萬卻難討回
齊俊(化名)作為鄂爾多斯全民放貸中的一員,從去年6月開始就為一筆39萬元的貸款感到頭疼不已。
2010年,齊俊加入了聲勢浩大的民間放貸大軍。雖然齊俊并沒有說明當時參與民間借貸詳細背景,但年息達30%的利率必定是誘因。當年6月,齊俊的大學同學韓海(化名)也委托他參與放貸,而這一委托則讓他困擾至今。
齊俊告訴網易財經,2010年6月份他將大學同學韓海轉交的10萬元本金,以月息2.5%(10萬元一個月利息2500元)、年息30%(10萬元年息即3萬元)放給鄂爾多斯市某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的老板劉某,到2011年6月份期滿,應收本息合計13萬元。
然而,這一期放貸期滿之后,跟大多數民間放貸人一樣,齊俊和韓海并沒有取出本金及利息,反而加大了“投資”。2011年6月,在沒有將本息從劉某處取出的情況下,韓海又給齊俊轉來17萬元現金。連同之前的本息13萬元,共計30萬元,同樣約定以月息2.5%、年息30%又放給劉某,約定放款期限為一年,到2012年6月份,應收本息合計39萬元。
然而從2011年下半年開始,鄂爾多斯民間借貸市場爆發了危機,傳出了資金鏈斷裂的消息。剛開始,齊俊和韓海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直到2012年6月份,劉某以沒錢為由再沒有支付利息,齊俊才意識到這筆投資的風險性。后來雙方協商,約定劉某于2013年6月份支付本息合計39萬元,現金方式支付。
但是直至今日,齊俊表示,吸款方劉某仍未支付本息現金,并以沒有錢為由,提出以其在山東威海的房子抵賬。齊俊表示,劉某威海的房子估值遠遠不值39萬元。直至發稿前,雙方仍僵持中。
齊俊告訴網易財經,劉某原為鄂爾多斯某資源集團的前員工,當時為集團融資,后來自己開辦實體,向各方融資,資產在短短幾年間驟增,擁有底商、賓館、酒店、建材廠、農場、金礦等產業,資產規模估算在幾個億。后由于金融危機,資金鏈斷裂,陷入高利貸糾紛中。
警方嚴打低價物品高價頂債
“盡管近期出現個別涉及房地產和民間借貸領域的案件,但只是極少數,民間借貸和房地產領域整體形勢平穩、風險可控”,2011年10月,鄂爾多斯市政府秘書長奇巴圖在一次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然而當地民間借貸的實際情況卻早已惡化并呈現一發不可收拾之勢。鄂爾多斯一位參與民間放貸的當地人告訴網易財經,民間借貸大案、要案一般涉案金額在幾個億以上,而真正影響廣泛的,則是幾萬、十幾萬、幾十萬、幾百萬放出的普通老百姓。
據了解,鄂爾多斯市市民基本80%都參與到民間借貸中,并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位當地人告訴記者,即使一個開小面館的本地小老板,也在外面放著幾十萬的高利貸,由于民間融資資金鏈斷裂,鄂爾多斯目前可以說是到了“全民追債”的時刻。
在這場曇花一現的財富神話中,齊俊面臨的境況也是鄂爾多斯大多數民間放貸人面臨的難題。早在2012年初,鄂爾多斯東勝區公安分局便開始嚴厲打擊“有錢不還、高價惡意抵頂”的行為。網易財經從該公安分局了解到,不少債務人就曾以低價物品高價惡意抵頂債務,從中換取高額利潤差,損害債權人利益。
從該局偵破的高價抵頂案件看,有的債務人將每瓶價值188元的五糧液酒,以400或438元的價值向出借人抵頂債務,共計2000多件;有的則用80萬左右的轎車抵頂150多萬的債務;有的則用毛坯房作抵頂,并以每平方米2萬元計算價格。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