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緊箍咒”念得太早?
北京市工商部門出臺的網店新規引發了全國性的關注,因為不少網民擔心,這一做法將會在全國推廣。也有業內人士擔心,這樣的強制式管理舉措的出臺甚至會扼殺掉還處于嬰兒期的中國個人電子商務。
“現在中國電子商務應該說是剛剛發展起來,還很脆弱,是要扶持的。這樣過早地辦照、收稅有些殺雞取卵的味道!笨刻詫毦W上開店為生的張云才表示,中國的電子商務就像一個剛剛出生不久的孩子,“應該是先扶持發展,等其養大了再說收稅的事情!
網友“xiaodeng27”則表示,辦照將增加消費者的消費支出。而在這個過程中,其實“最大的受害者,還是消費者”。羊毛出在羊身上,你可以假設買家理智上可以選擇不買,但這不現實!耙驗橄M者都貪便宜”,他直接告訴記者,如果強制執行,“我們就退出。網下交易,誰也攔不住!
面對業界的強烈反彈,北京工商部門并沒有做出正面的回應。但此前已悄然率先實施網店辦證規定的江西省工商部門有關負責人卻對此做法進行了解釋。早在2005年10月,江西省工商局就出臺了《江西省互聯網上經營主體登記后備案辦法》,規定在互聯網從事經營活動需依法辦理工商執照。
江西省工商部門有關負責人稱,此舉是為了提高互聯網上經營主體的信用程度,規范電子商務發展。在該規定執行了3年后,江西有網商甚至表示,網店營業執照制,對正規網店經營商而言,利大于弊。
對此,有關專家也表示,包括北京網店的新政,短期內確實會使一些網上賣家受影響,盡管從長遠來看,這對提高賣家誠信度、增強買家的網上購買信心以及推進電子商務發展會有積極的作用。
網規未能以網店經營主體本身的利益作為立足點來考慮問題,脫離了現實,這是熱議的基本點。專家和網店經營者意見盡管不同,卻反映了一個現實,目前中國的電子商務剛剛起步,馬上念上“緊箍咒”未免為時太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