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秒殺”已為大多數網購達人熟知。然而越來越多暗藏的貓膩讓這種購物方式開始發酵變質。
“已下架”卻仍在成交
網友“阿壯”發帖聲討了聯想淘寶官網近日舉行的筆記本“秒殺”活動。活動當天,“阿壯”發現,“原來成交一臺的記錄,變成了兩臺。此時商品已處‘下架狀態’,怎么可能再成交?”
“秒殺”到手偽劣品
“秒殺”商品的質量良莠不齊最受詬病。特別是一些數碼IT、家電產品,買家可能買到“翻新機”、“水貨”。在一些熱門的“秒殺”網店中,記者發現要求轉讓的留言占了店鋪留言的大多數。“搶來的貨雖便宜,但質量的確不是很好。”
貓膩不斷讓網友寒心
有網友發帖揭示“秒殺”活動的種種作弊手段,包括雇“槍手”造勢、趁機傾銷假冒偽劣商品、動用外掛及專職“秒殺”人員等不公平競爭手段。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秒殺”搶購原本就是圖個熱鬧,比個運氣,如今出現的種種貓膩和陷阱,不僅讓這種行為本身成為噱頭,還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而最終,廠商品牌的誠信度也會因此受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