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地區,當地團組織關注青年創業資金問題的同時,也開始注意培養一部分青年的創業能力,提供“一條龍”服務。
即使今后自己有能力在外租住辦公室,應屆畢業生郭冠楠也不愿意離開湖北青年企業孵化器。因為在這里,有他的很多“孵友”,他們不定期地參加創業沙龍,向會計師、律師、大學經管教授、物流專家、政府官員等“創業導師”咨詢企業管理、經營方面的問題,“孵友”之間有時還能做做買賣。
在湖北,這個建筑面積達2358平方米的青年企業孵化器由團湖北省委自建自有、自管自用,從小額貸款、工商注冊到科技創新、財稅管理,與創業相關的“一條龍”服務可謂一應俱全。
與之類似的集小額貸款、創業培訓、創業指導等服務于一體的青年就業創業服務中心在江蘇、福建、浙江、遼寧等地均有開辦。
一線團干個個成了“創業專家”
小額貸款不僅激發了年輕人的創業意愿,也給基層團組織帶去了新的活力。
作為山東省萊蕪市萊城區苗山鎮養豬專業合作社的團支部書記,農村青年劉強曾一度感覺“沒啥事兒做”。掛“團支書”頭銜多年來,他幾乎沒有搞過一次像樣的支部活動,“大家都忙著掙錢,誰能有空參加活動?”
不過從去年開始,團支部有新“動作”了。劉強發出通知,“缺錢養豬的都來開個會,團支部幫大家辦貸款,利率優惠。”
團支部號召的活動頭一回有那么多人來參加,合作社35歲以下的50多名青年幾乎全都到齊了。團支部的名聲就此一炮打響,往后與創業有關的問題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劉強。
“基準利率”、“上浮20%”、“風險控制”、“壞賬率”……如今,劉強的嘴里經常會蹦出一些讓家里人摸不著頭腦的“專業術語”,那是經過團區委集中培訓的結果。
青年創業小額貸款工作開展以來,幾乎每一名工作在一線的團干部都參加過相關的貸款、金融知識培訓課程,怎樣控制貸款風險、項目審核有哪些步驟、貸款發放后如何跟蹤監督等,數家合作銀行的培訓參加下來,一線團干部們個個成了“創業專家”。
有了基本知識后,他們還用自己專業的貸款知識和周到的創業服務贏得了青年人的信賴,成為創業青年的朋友。
由于村里有9戶人家申請了青年創業小額貸款,浙江省安吉縣遞鋪鎮蘭田村團支部書記彭化龍肩上的擔子又重了許多。每個月他都會跟這9戶人家聯系,一方面了解對方的白茶種植或小龍蝦養殖情況,另一方面詢問對方是否已按時還款。
如果農產品種養殖情況不佳,那么他還要找鄉鎮團委書記,請對方幫忙聯系農技站專家來指導,“大家現在都很熟了,遇到問題都直接打我電話!
用當下時髦的話來說,彭化龍與自己負責的9名創業青年的關系已經到了“散買賣,不散交情”的份兒上,即便對方今后不再需要貸款,他們與團支書、與團支部的聯系依然還在。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