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力”的扶持離不開嚴密的監管
據了解,根據相關規劃,“十二五”期間重慶市政府將扶持發展10萬戶微型企業,解決數十萬人的就業問題。這個宏大的計劃涉及巨額的財政資金投入,并且牽涉成千上萬的扶持對象。如何確保資金的投入效益,并且避免被惡意套取和抽逃,無疑成為擺在重慶市各政府職能部門面前的一大挑戰。為此,重慶市探索并出臺了一套嚴密的監督管理制度。
針對微型企業創業經驗不足,存活率較低的現象,重慶市采取了4種辦法提高存活率,幫助其發展壯大。一是開展政府免費創業培訓。培訓以提高創業能力為目的,包括政策解讀、項目選擇、擔保貸款、工商稅務知識、創業實例分析、創業投資計劃書制作等。二是在兩江新區建設市級微型企業創業孵化園,并鼓勵各區縣工業園區、開發區開設微型企業創業基地和創業示范一條街。微型企業入駐園區的孵化樓在房租、設施和設備使用等方面給予優惠。三是在全市所有的工商所以及部分大中專學校、園區、街鎮成立了1100多個微型企業創業指導站,指導幫扶微型企業發展。四是開展后期扶持。明確區縣政府是第一責任人,相關部門為責任單位,對相關微型企業進行幫扶指導。
而為了將財政資金計劃好、使用好、管理好,切實做到公開、公平、公正和“不辦空殼企業、不抽逃資本金、不從事炒股放貸投機經營”的要求,重慶市也做了嚴格規定。在程序上,創業者要經過多個環節才能享受到扶持政策。
比如,在創業申請環節,工商所受理申請,對申請者經營場地實地檢查,對其創業能力等條件進行初審,并報所在地鄉鎮、街道備案。
在創業培訓環節,由培訓機構對申請人進行創業知識的培訓,提高創業者的創業能力。工商部門對培訓班派出跟班班主任,取消無創業能力和創業意愿者的申請資格,并監督考核培訓機構教學質量。據重慶市工商局相關人士介紹,創業培訓為期5天,政府管吃管住免費授課,期間跟班班主任會對學員進行觀察,通過其在課堂內外的表現,對其創業的誠意和能力做出較直觀的判斷。
在最為關鍵的創業評審環節。財政、工商、稅務、銀行、人力社保以及相關部門組成的審核小組會對申請人的創業投資計劃書和資格進行集中會審。財政扶持資金的多少,根據公式S=S1+S1×N×K+M+R確定。其中S為財政補助金總和,S1為財政基本補助金,N為雇工人數,K為行業鼓勵系數,M為組織形式修正值,R為新創業鼓勵資金(個體工商戶轉微型企業不享受此加分)。會審結果,通過互聯網、公告欄等方式進行公示。
申請人通過創業審核,且投資資金到位后,企業方可以完成注冊登記,開展正常經營。而微型企業正常開業經營一個月后,工商部門將微型企業開業經營和資金評審情況送當地財政部門,由財政部門按評審比例撥付財政扶持資金。同時,“9類人群”的身份審查和扶持資金的審核發放面向社會進行公示,接受群眾和輿論監督。此外,工商部門還依托自身職能和體制優勢,通過登記、年檢、日常巡查等手段加強微型企業監管,與財政、稅務、人力社保和銀行等相關部門配合,依法對投資人的資金用途、開業狀況、雇員多少、經營情況、關閉注銷等實行全過程監管,嚴厲查處套取、抽逃、轉移資金和資產的行為。
重慶市規定,對惡意騙取扶持資金的,將取消扶持資格,追回財政資金,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對確因經營不善注銷倒閉的,申請人不能再次申請享受創業扶持政策。同時,還將申請人惡意騙取扶持資金和因經營不善注銷倒閉的不良信用信息記入企業征信系統或個人征信系統,在銀行信貸、行政許可、政策扶持等工作中依法對違規當事人采取禁止或限制措施。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