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陶瓷行業的超常規的迅猛發展,尤其是加入WTO幾年來,我國陶瓷產品尤其是陶瓷墻地磚在國際上的發展正在面臨嚴峻考驗。
首先,低價競爭導致行業不斷洗牌。我國生產陶瓷產品的資源豐富且質優價廉,勞動力便宜,陶瓷企業所用的大部分原燃材料及運輸價格都低于國際市場,加上進入門檻過低,產業規劃不盡人意,國內競爭異常激烈,導致我國瓷磚出口價格相對低廉,這是我們的競爭優勢,但也是我們致命的弱點,是我們做強中國陶瓷發展道路上的“攔路虎”。我國很多陶瓷出口企業也正因為彼此之間陷入了無序的價格競爭,使得不少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陷入了依靠國家出口退稅生存的艱難境地。
其次,關稅保護政策逐漸放寬,陶瓷行業“與狼共舞”。隨著市場的逐步開放,全球化趨勢日益明顯,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將在更大程度上接軌,國內企業肯定會失去關稅和非關稅的保護。與此同時,國外陶瓷企業會把他們的資金、先進的技術帶到中國來投資,利用我國低廉的勞動力和豐富的資源生產外國品牌的產品,參與國內競爭,他們的生產成本會下降,獲利能力會加強,從而會削弱國內企業的競爭優勢和競爭力。同時隨著國外產品的進入,國內陶瓷企業原有的價格、銷售網絡、地域優勢將不復存在。
第三、國際巨頭以到國內貼牌生產搶占競爭優勢。由于我國的陶瓷業在國際上地位不高,所占市場份額較少,在未來激烈的世界市場的競爭中處于劣勢。最要命的是我國陶瓷行業目前在國際市場上并未形成真正有影響的品牌—— —沒有國際名牌就是我國陶瓷行業的“短板”。另外,許多發展中國家和地區也開始重視陶瓷的發展,給我國陶瓷產業也帶來了很大的威脅。另一方面,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后,國外知名陶瓷企業紛紛進入中國。目前,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洋品牌在我國注冊,許多外資陶瓷企業已經把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甚至已開始了對中國市場的本土化研發,本土品牌將面臨全面的競爭壓力。尤其應當注意的是,進入我國市場的國外大型陶瓷企業由于擁有雄厚的資金,先進的科研能力和管理經驗,對國內企業將形成巨大的壓力。如意大利、西班牙幾家鼎鼎大名的集團公司來到中國與中國名牌陶瓷廠商談貼牌生產,都希望將;u的生產基地移往中國。這些洋品牌在很多領域搶占國內陶瓷市場的同時,還要考慮如何立足國內走向世界的發展戰略問題,以壓制中國陶瓷的海外拓展。因此,我們將處在一個沒有世界名牌的情況下和全球知名品牌展開殘酷的“肉搏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