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如何應對機遇與挑戰
國際市場好比一把雙刃劍,給企業帶來機遇的同時也帶了競爭和風險。事實上,中國的陶瓷落后于其他國家的主要原因不是產品質量而是產品的結構和經營理念。當下我們陶瓷企業只有苦練內功,加快培植核心競爭力,才能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爭得一席之地。
首先,要創新體制。先進完善的企業體制往往是企業發展的機制保證和動力源泉。企業體制創新的核心是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過去那種企業單一的投資結構,不利于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不利于企業之間的聯合,已不適應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和發展的需要,即不利于企業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也不利于資產的保值增值。要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必須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現代企業制度的基本要求。從目前的實際情況看,實行產權多元化,可以從這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在行業內部,通過不同地區、不同層次的企業相互參股,打破由過去的行政區劃限定而形成的單一投資格局;二是吸引、利用行業外資金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各企業要緊緊圍繞“多種所有制、公有制多種實現形式、多種分配的方式”和“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改革思路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產權多元化的形式,深化產權制度改革,促進企業經營管理機制的創新。要通過產權多元化,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形成各負其責、協調運轉、有效制衡的機制;要建立企業優勝劣汰的機制發展壯大龍頭、骨干和高效企業,淘汰落后、虧損嚴重的企業;要深化企業內部人事、用工、分配制度的改革,建立起經營者能上能下、人員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激勵約束機制;要從健全和完善制度入手,加強企業內部管理,強化企業經營者和職工的監督約束機制,用更有效制度規范經營管理行為;要加強財務監督、審計監督,健全民主決策和決策失誤追究制度,建立風險防范機制。
其次,要搞好結構調整。加入WTO后,降低了國外產品進入市場的門檻,國內企業也將面臨著抓住機遇,加快發展的難得機遇,也面臨著來自國外的市場競爭壓力,將與更多的跨國公司“硬碰硬”。我國陶瓷工業由于受重復建設的影響,存在大而不強、生產過剩、各自為戰、分散經營、產品檔次低、技術落后等方面的問題,與國際上著名的企業相比往往相形見絀。這就要求國內企業要根據市場定位,明確競爭策略、找準優勢,把提高競爭能力與避免重復建設、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結合起來,加快結構調整步伐。對于在國際上已經樹立自己的品牌,且產品有競爭力的企業,應該進一步利用加入WTO的有利時機,充分運用WTO規則,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網絡化使自己的品牌國際化、經營國際化。對于產品具有一定競爭力,但還沒有形成自己品牌的企業,首要的任務是建立國內市場經營網絡,打出自己的品牌,要充分利用我們在資源、勞動力等方面的優勢,加快企業重組和結構調整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