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該業務員介紹,近年來運營商的主要業務是寬帶和移動通訊,400業務屬于固話業務,利潤較小,因此大多分給了各代理商經營。
北京惠仁創業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的趙先生也表示,400業務每個月有月租費,次月還要打出詳單,對人力物力的要求較高,因此運營商將這一業務分包 了給各代理商,各代理商再分到二級、三級代理那里去。
一些代理商還在積極發展下線代理商,他們告訴記者,“對很多人來說,代理400業務可以作為一種兼職嘛。比如代理聯通的號碼,拉一個客戶預存 1000元,返你200元!
另一位急于發展下線的400業務經理陳先生表示,電信的資費較高,客戶比較難找,但促銷機制相對更誘人,“客戶開通1000元的電信的號碼,二 級代理商可以提成600元。實際消費超出1000元的部分,按50%提成。聯通號碼辦得多,但提成就只有20%。”
究竟應由誰監管
在黃敏看來,無論騙子在哪里取得400號碼,既然這些號碼都要經過運營商審核,出了騙子,運營商也應負一定責任,比如對騙子進行查處,比如加強 審核監管。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闞凱力表示,追究運營商的責任是不現實的,“有這么多號碼,這么多代理商,證件也可能造假,不一定靠得住,運營商哪里管得過 來”。在他看來,消費者應加強警惕,他建議,“不用400開頭的電話買飛機票。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曾劍秋也認為,代理商并非運營商的下屬公司,因此運營商不需要為詐騙行為負責。相關監管工作應由工業和信息化部通信管理局來完 成,還可以找消協、工商或公安執法部門。
本報記者就此詢問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400電話如果出現詐騙,必須先通過公安部門認定犯罪事實,立案偵查。消費者發現問題應及時報案,當 案件情況屬實,涉及工信部并傳達過來后,相關部門會積極配合監管工作!霸跊]立案之前,一切都是空的!
中國消費者協會相關人士也持有相似觀點,認為消費者遇到此類事件應先報案。
事實上,像黃敏這樣的情況,能否被立案都未可知。因為詐騙案件立案金額有一定標準,有些地區為2000元,有些在5000元左右。
“這種事情和以前出現的群發詐騙短信相似,多頭監管,導致難以監管。”律師李方平表示,400電話畢竟有一定的公信度,當利用400電話行騙的 事件多起來時,運營商應該有相關補救措施,畢竟運營商掌握資源,應該可以從源頭上加強監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