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事故當故事
拿伊春空難來說,遇難者尸骨未寒,調查尚未有最終結果,各方已經四處出擊推卸責任了,河南航空即被要求改回鯤鵬航空原名,間接控股河南航空的國航唯恐避之不及,連忙高調撇清關系。
“不要把河南航空的事故當成故事。它是事故,不是故事。”民航總局負責人的這一說法意味深長,但被指要對空難“負全責”的深圳航空給人的印象卻是淡定如常。在被問及有103位飛行員資歷造假一事時,深航媒體聯絡人反擊道:“(民航總局)既然查出了這么多飛行員不合格,這批人要怎么處理,他們應該有個說法。”面對如此場景,確實有必要問一句:某些人是不是正在企圖把一場死亡事故轉化為一段展示卸責功夫的故事?或者這本身就是民航業安全隱患叢生的現實,或還在繼續的故事?
調查事故原因,懲罰事故責任人,不但是現代社會公共治理中公平原則的具體體現,也是防微杜漸,保障公共安全,避免重蹈覆轍的必要措施。為此,遵循三鹿三聚氰胺牛奶案的辦法,依法嚴懲金浩茶油食品安全事故中的責任人的呼聲已經響起。
但現實是,事態膠著,波詭云譎。湖南質監局和金浩茶油依然一如既往配合默契,疑似在聯袂表演一出推諉責任的大戲。一方面,湖南質監局依然固執己見,矢口否認監管失職,處理有過失;另一方面,金浩茶油上躥下跳,翻云覆雨,事發前膽氣十足“嚴正辟謠”,事發后頻搶鏡頭,最新動向是老板發信煽情求饒,被明眼人指為其道歉并無誠意,倒更像在作秀為湖南質監局打掩護,企圖逃避法律制裁。
雖然金浩茶油事件許多問題依然疑點重重,不過,從已知信息看,正是湖南省質監局監管不力,沒有依法行政,行政不作為和亂作為,才導致了惡果。湖南質監局無法否認身為政府機構,卻站在了危害公眾利益的企業一邊,隱瞞消息,包庇企業,甚至申請公共財政專項撥款為企業解困的這些事實。故而,指控湖南質監局負責人涉嫌犯了玩忽職守罪和瀆職罪,湖南省質監局伙同金浩茶油涉嫌犯下了危害公共安全罪,也并非毫無理據。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