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凱所說的代工廠倒閉并非個案。近日有消息稱,阿迪達斯將與其中國代工廠終止合作。這些企業為阿迪達斯生產運動裝、T-shirt等已經有十多年,阿迪達斯將在今年10月到明年4月陸續和他們解除代工協議。此前阿迪達斯在回應關閉中國工廠時表示不會影響其在中國的300家代工廠,這些代工廠大概有30萬工人。
在今年6月底玩具行業旺季到來的日子,扛過了2008年金融危機的東莞冠越玩具有限公司黯然倒閉。這家大型玩具代工企業在金融危機期間由李嘉誠低價轉讓給意大利籍美國人艾理澤,當時訂單狀況依然不錯。在生產成本不斷上升、利潤越來越小后,公司曾嘗試自主研發新產品,但最終仍沒有躲過倒閉的命運。
以加工貿易方式為主組織生產的廣東鞋業正面臨新一輪“倒閉潮”。據媒體報道,隨著土地資源、人工、原材料、能源、運輸、財務成本的增加,制鞋業中小企業利潤不斷下降。與此同時,7-9月是制鞋業的淡季,如果企業不能渡過難關,則有可能大面積倒閉。
葉琨洪是東莞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綜合科科長。面對中國證券報記者,他并不愿意多談企業倒閉的情況,只是稱:“這幾年企業生生死死比較正常”。他尤其擔憂成本剛性上漲造成的壓力,“低成本優勢不復存在是個很麻煩的問題,不只是對沿海地區,東莞現在做的是盡量延遲產業空心化!
一位來自河南的打工者杜蘭成說:“十幾年前我和老婆就來到這里,由于廠子倒閉、賺錢越來越難,前兩年我老婆就回老家去了,F在年輕人也許還愿意來這里闖一闖,但收入沒有吸引力,能夠長期堅持下去的人很少!
社科院中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陳乃醒表示,一些高度依賴勞動力的企業倒閉數量將會增加。今年中國企業的倒閉率高達8%-10%,正常情況下為3%-5%,這種情況預計在5年內都將會持續。
轉型之困
為應對經營形勢發生的變化,卓為集團已經開始著手轉型。
“公司的經營結構以前是橄欖球型,中間的加工制造比較大,兩端的研發設計、市場營銷和品牌比較小,沒有主動性,現在要調整為啞鈴型。制造只保留最核心的工序,其他的外包出去!崩钗膭P說。
據介紹,盡管卓為集團的注冊地還在東莞,但生產環節已經進行了轉移,請內地一些加工廠代工,其工廠相當于是公司的車間。現在公司做的產品中有80%-90%是由代工企業做的,主要分布在江西、廣西、湖南等地。
“實施這種前店后廠模式的關鍵在于企業總部要有獲取訂單的能力, 店 要真正在東莞,如果還是依賴客商給的訂單,即使生產車間內遷,這條路也行不通。因此,公司開始做品牌并在國外拓展自己的銷售渠道!崩钗膭P認為:“代工企業如果不轉型,沒有自己的品牌、設計和營銷,命運就只能掌握在客商手上!
實際上,早在2010年11月,商務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和海關總署就提出在東莞開展加工貿易轉型升級試點工作,提出加快加工貿易企業經營模式轉化。
葉琨洪介紹,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的主要做法包括來料加工企業轉為外商投資企業或者進料加工企業,鼓勵企業拓展國內市場,為企業的生產力提升提供服務等!白寔砹霞庸て髽I轉為外商投資企業主要是為了實現廠店結合,讓接單、品牌、設計、財務等以前在外的環節進入東莞,讓企業在東莞扎根!
然而,轉型并沒有那么順利。廖石文說:“大朗的毛織廠里面一大半依然是來料加工企業,興業針織也沒有轉。現在市場行情這么低迷,轉為進料加工企業面臨的風險更大。公司正在考慮拓展國內市場,但是品牌推廣有一定難度。”
研發的風險也很大,興業針織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有250萬元,但是研發出來的產品客商并不一定認可!把邪l團隊都是高薪聘請的,但成功的概率只有大概十分之一。如果不能讓客商看中,就白設計了!绷问膶Υ烁械胶軣o奈。
李文凱說:“很多企業在實施轉型升級,但這條路不好走。公司很早就認識到研發的重要性,因此現在跟客商還有一些討價還價的能力。渠道、品牌也很難做,一個品牌做起來,同時會有10-20個倒下去。這對企業耗資很大,沒有造血能力根本不敢去碰。”
董小麟表示,加工貿易業務可能抑制了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技術水平提升的動力,2010的經濟普查發現,廣東企業有科技活動的比重低于全國水平。企業對外方的設備、技術僅僅是滿足于使用,沒有重視消化吸收,這導致現在的被動局面出現。如果企業不抓緊轉型升級,競爭力將越來越小。
陳乃醒認為,正是在不得不轉型的時候,企業才會真正實施轉型。在此過程中,必然會有一批企業倒閉,企業家、工人乃至全社會都會感受到痛苦,這是轉型所需要付出的沉重代價。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