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原材料60%依賴進口
其實中國產的電池價格并不高。
牽扯到電池不僅是其性能,同樣重要是價格。
“經過統計,電池所占電動車整車成本的25%-40%。”孫樞表示。
日前,電池企業中興派能表示,電池一安時的敏感價格為8塊錢。
根據本報記者從彭博新能源財經獲得的關于2012年電池價格的報告顯示,中國動力電池價格與其他國家動力電池價格相比稍顯便宜,價格為500美元1千瓦時,約合人民幣10.4元一安時。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池行業人士對本報記者表示,其實國內廠家生產的電池價格并不高。以此前A123向寶馬提供的電池為例,一塊4.4安時的電池為150元人民幣,折算下來一安時的價格為34元人民幣。
的確,根據上述報告顯示,全球(除中國外)2012年下半年的動力電池的平均價格為642美元1千瓦時,合約人民幣13.3元1安時。
不過,電池行業多數人士認為中國電池成本仍然可以再降。
河南環宇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總監馮祥明表示,隨著原材料進一步國產化,多數原材料價格也將同步下降。預計三至五年,磷酸鐵鋰電池的價格有望下降10%。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作為電池的四大材料包括正極、負極、隔膜和電解液所占成本分別為30%-40%、15%-20%、15%-20%和5%-10%,其他成本占25%。
“我國目前大部分生產材料的原料還是來自日本和美國等地方。以隔膜為例, 中國每年的需求量為3億-5億平方米,超過60%靠進口,其中主要來自日本東燃和旭化成的兩大企業。”呂鵬程表示。
“如今正極材料的成本大約為30%-40%,而成本已經可以降至10%-15%了。”臺塑鋰鐵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成裕對本報記者表示,臺塑年銷售量為1000噸,八九成銷售到了中國大陸。
孫樞對本報記者表示,也就是說中國生產的動力電池并不能被大企業選用,原因是達不到要求。
“我曾經和上汽集團的人聊過,他們告訴我他們測試過成千上百家國內電池生產商提供的電池樣品,發現無一家能夠提供足夠的質量。”孫樞表示。
最后,上汽購買了當時A123的電池系統。而近期,上汽和一家美國公司成立合資企業共同研發電池。
彭博新能源財經分析稱,目前很多中國企業生產的動力電池僅只能用于公交大巴車和低速轎車上。
另外,中國動力電池行業里的企業的現狀是,今年或許產量全國第一,明年就極大可能跌出榜單。
“這是因為,當你今年瘋狂的以便宜材料制作電池,以低價賣出獲得市場后,第二年你就開始‘還債’了。”一不愿透露姓名的行業人士還向本報記者透露。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