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多地再傳牛奶漲價消息,包括蒙牛、伊利等國內乳業龍頭企業掀起漲價風潮。不過,目前各地傳出的漲價主要集中在蒙牛特侖蘇、伊利金典等高端牛奶。蒙牛、伊利等乳企并未透露具體的漲價比例,不過從各地終端傳來的信息看,漲價幅度在5%~17%之間。
一位國產乳企負責人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坦言,近來多家乳企確實存在漲價,但目前主要集中在一些高端產品。
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受到原料、人工等成本上升因素影響,乳企掀起漲價潮,高端產品漲價是因為國產乳企受困于行業競爭激烈、利潤空間狹窄,而高端產品則有更多的漲價與利潤空間。
成本上漲,利潤陷瓶頸
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多品牌液態奶漲價主要是由于原奶價格的上漲。“一方面飼料和人工成本都在上漲,另一方面由于去年奶農養奶牛出現虧損,大量奶牛被屠殺,這導致了今年的原奶產量降低。”
據農業部統計數據,今年6月底,生鮮乳價格較去年9月初上漲了7.6%。截至今年7月底,內蒙古、河北等10個奶牛主產省(區)生鮮乳平均價格3.58元/公斤,同比上漲達9.5%。
銷售費用也在上漲,中投顧問產業研究部主任郭凡禮指出,仔細觀察蒙牛、光明、三元、皇氏四大乳企的半年報可以發現,四大乳企的銷售費用均由15%左右的增長,由此可見行業競爭環境較為激烈,四大乳企不得已通過銷售費用的增長來保持業績的增長。
在成本居高不下、行業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各大企業利潤空間也不容樂觀。
從近期各大乳企的中報也可看出乳企陷入利潤瓶頸。上半年,蒙牛乳業(02319.HK)營業收入為206.680億元,凈利潤7.495億元,凈利率3.6%;伊利股份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240.21億元,凈利潤17.46億元,凈利率7.27%。光明乳業(600597.SH)上半年營收74.43億元,凈利潤為1.48億元,凈利率1.98%;皇氏乳業(002329.SZ)上半年營業收入4.8億元,凈利潤2113.66萬元,凈利率4.3%;三元乳業(600429.SH)利潤還是虧損的,上半年營收18.51億元,凈利潤虧損3803.61萬元,同比降低211.89%。
高端市場尋求突破
乳業營銷專家高劍鋒表示,現在幾大乳企都很看重高端市場,包括光明走出海外并購、伊利在新西蘭投產都有想要做大做強高端的意圖,其主要原因還是高端市場能夠給企業帶來更高的利潤,并且目前國內乳企在高端市場上仍然較為弱勢。
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也表示,目前我國液態奶市場中低端產品同質化較高,競爭激烈,導致其利潤率較低;同時消費者對低端液態奶的價格敏感度較高,漲價會帶來較大的社會影響,因此奶企不敢輕易提價。而對于高端液態奶,消費者的價格敏感度相對較低,因此奶企會通過高端奶漲價彌補低端奶的損失。
一位食品行業分析師表示,食品行業大多是以低毛利、高資產周轉維持。而乳制品行業連資產高周轉都很難維持,近幾年,即便剔除“三聚氰胺”事件影響,乳制品行業產銷量的增速仍然持續下降。
另外奶業協會相關負責人指出,目前我國乳制品行業亟須進行轉型升級,常溫奶未來的發展空間已經不是很大。“目前我國東北和內蒙古地區有很多奶源基地,主要生產常溫奶和大包粉。但是常溫奶的運輸半徑超過500公里就沒有競爭力了,我國生產的大包粉也競爭不過新西蘭。因此我國的奶源基地需要開發新產品,比如奶酪和乳清粉等,提高毛利率。目前,每年我國進口的奶酪超過20多萬噸,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