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幫助大學生充分創業就業,日前,威海市政府辦公室下發《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從就業崗位設置、自主創業扶持、開展就業創業服務等方面,積極扶持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
就業崗位要挖得出
政府項目規劃要評估就業影響
按照要求,今后,政府在制定實施重點區域發展戰略、經濟社會發展規劃(包括年度發展計劃)和產業發展規劃及各類政府公共投資和重大項目建設時,都要把對就業特別是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影響作為評估立項和項目審批的重要依據。同時,結合創新社會管理,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形式挖掘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崗位。
市屬國企招人“凡進必考”
“從2013年起,市屬國有企業要建立健全公開招聘高校畢業生制度,除特殊行業、特殊崗位經批準可采取其他方式外,均要堅持‘凡進必考’。”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知》明確要求,國有企業應創造條件吸納更多高校畢業生就業,有關招聘信息要在山東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網、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網站、國有企業網站對外發布,公開招聘辦法、程序和招聘結果。招聘計劃、程序和結果要及時報同級高校畢業生就業主管部門備案。
小微企業吸納就業可享補貼
為引導高校畢業生到民營企業、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就業,小型微型企業新招用高校畢業生并組織開展崗前培訓的,威海市將按規定給予培訓費補貼;新招用畢業年度高校畢業生、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并按時足額繳納社會保險的,落實每人1年的社會保險補貼,執行期限至2014年底。
推動大學生長期服務社區
按照要求,“三支一扶”計劃要開發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就業和社會保障、社會文化、貧困村推進等崗位。威海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威海市還積極實施“高校畢業生社區就業計劃”,“十二五”期間全市每個城市社區至少有1名高校畢業生就業,并逐步推廣覆蓋至全市農村社區。通過合同制社工、選舉進入社區“兩委”班子等形式,支持高校畢業生在社區實現長期服務。
扶持創業要舍得花
以獎代補扶持創業平臺建設
今后,威海市將大力支持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發展,鼓勵社會資本通過市場化運作的方式促進大學生創業。對經評審認定的市級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和創業示范園區,市財政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予以扶持。同時,各級要依托各類創業平臺,為準備或開始創業的大學生提供創業培訓、創業導師、項目推介、政策咨詢、開業指導、工商登記、融資服務、稅費減免、政策補貼和數據信息等“一站式”創業服務。
創業貼息貸款最高10萬
對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的,可在創業地按規定申請小額擔保貼息貸款;從事微利項目的,可享受不超過10萬元額度的小額擔保貼息貸款扶持。面向畢業學年大學生組織開展創業培訓和模擬實訓,落實創業培訓補貼、一次性創業補貼和創業崗位開發補貼。從2013年起,將創業培訓補貼政策期限從目前的畢業年度調整為畢業學年(即從畢業前一年7月1日起的12個月)。
配套服務要跟得上
實現未就業畢業生動態跟蹤管理
按照要求,威海要啟動實施回生源地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引導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進行網上登記,實現實名制動態跟蹤管理服務。力爭使每名有就業意愿的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在畢業半年內實現就業或參加就業準備活動。對就業確有困難、短期內難以落實就業崗位的畢業生,可通過公益性崗位進行過渡性安置。從2013年起,將符合條件的特困家庭高校畢業生一次性求職補貼標準提高至每人1000元。
就業見習留用率力爭達到80%
威海還將繼續建設一批管理規范的就業見習基地,為大學生提供更多見習崗位。今年,全市組織1000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見習期滿留用率將爭取達到80%以上。見習期間為高校畢業生提供不低于全市最低工資標準的基本生活補助,所需資金由就業見習基地和當地財政按1:1的比例分擔。
公租房將向高校生開放
另外,威海市要完善公共租賃住房政策,逐步將新就業高校畢業生納入保障范圍,其中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租賃住房優先向自主創業大學生、外地戶籍高校畢業生提供,緩解高校畢業生住房壓力。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