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已經過去的5月份,顯示中國經濟開始出現明顯的通縮。目前談論通脹已經不合時宜,如果農產品[16.37 3.74%]價格略有下跌,中國經濟將浮現出內需不振與產能過剩的危機。
中國的表面通脹與實際緊縮,顯示經濟結構調整與擴大內需新市場迫在眉睫。中國可以回到依靠房地產的老路上去飲鴆止渴,也可以通過數年痛苦的經濟緊縮,為未來的發展打下基礎。何去何從,直接牽涉到中國未來數十年的發展大計。
經濟通縮已是事實。
作為中國經濟拉動內需最重要的兩個市場,房地產市場與汽車市場銷量逐月萎縮,房地產市場成交量報復性下挫,而汽車市場成交量逐月下挫。
整個5月的房地產成交量不堪回首,一二線城市商品房成交量全部重挫。4月14日國十條新政出臺后的4月19日-5月2日兩周時間里,北京一手住宅成交套數急劇下跌了57.2%,到5月底,成交套數累計下跌71.5%。上海情況同樣糟糕,根據佑威及樓市專評網發布的數據,2010年5月,上海市新房(指不包括動遷配套房在內的商品住宅)累計成交面積僅為30萬平方米,環比4月大幅萎縮70%。 新房成交均價為22338元/平方米,環比4月減少了2.6%。成交比08年低谷期低30%。
這還不是全部,5月天津商品房成交量逼近歷史低點,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戶型成交量占比七成;南京黑5月成交量下挫七成多,最溫和的廣州成交量下挫30.6%。
汽車市場雖然同比銷量上升,但環比數據卻在堅定地下降。汽車優惠政策的井噴效應已經下降,從2009年底到2010年5月,汽車的單月銷量呈現逐月下滑的趨勢。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最新統計數據顯示,5月我國汽車銷量119.47萬輛,環比降13.95%,同比增29.74%;5月汽車產量131.27萬輛,環比降14.36%,同比增22.56%。
雖然同比數據漂亮,企業實際上已經處于艱難時世,不僅因為降價促銷與庫存增加,更因為去年銷量大增傳遞出錯誤信號,引發一輪投資熱潮,加劇產能過剩的危機。今年年初,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提出警告,卻已無法改變大局。
據統計,此前國內汽車廠家公布的產能計劃,2010年已經建成投產與即將完工的新增汽車產能將超過500萬輛,加上2009年1350萬輛的固有產量,2010年國內汽車總產銷量規模計劃約為1800萬輛。而國內各大機構普遍對今年的汽車市場增長預期為15%,即保持在1550萬輛的總銷量,汽車將過剩200萬輛到300萬輛之間。汽車廠商與房地產商一樣,把希望寄托于城市化,但過高的用車成本與逐漸下降的優惠措施,使小排量車銷量大降,反而是進口高檔車銷量仍然看好,說明中國的汽車產業與房地產一樣,體現出明顯的貧富不均現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