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加息預期“冷卻”
今年一季度,在美國經濟持續復蘇的預期下,有關美聯儲可能升息的猜測甚囂塵上。不過,下半年考慮到歐洲債務危機和美國經濟自身的現狀,市場對美聯儲的升息預期可能會“冷卻”。
首先,歐洲經濟的不確定性凸顯維持借貸利率在超低水平的必要性。在美聯儲看來,擊退金融危機是重中之重。如果歐洲債務危機問題不解決,對美國銀行業也將構成威脅。在歐債危機前景仍不明朗的情況下,美聯儲不敢貿然取消低利率政策。
其次,一季度末,美元短期商業利率(如LIBOR、短期國債收益率)一度大幅上揚,倒逼美聯儲的利率政策,但是,目前來自國債收益率方面的壓力已經大大緩解。歐元區債務問題緩和了美國債務融資的壓力——由于投資者擔憂歐洲債務危機可能導致歐洲單一貨幣的實驗夭折,資金持續從歐元區的投資中流出,惠及美國公債市場,美國中長期國債利率已經降到2009年10月以來的低位。
美國國債收益率
再次,美國自身核心通脹處在40年來的低位,美聯儲幾乎感受不到物價壓力。4月份,美國核心通脹年率創下1966以來的最小增幅,顯示在經濟逐步復蘇的同時,價格壓力尚未出現。
在沒有發債壓力和物價壓力的情況下,美聯儲當然樂于維持目前的低利率,以確保經濟復蘇的穩定性。由此來看,超低利率水平還會維持一段時間,加息預期的“冷卻”將對金融市場構成利好。預計美聯儲加息時間將推遲到2011年上半年,加息幅度會很有限。
中國收縮政策可能會縮水
受歐洲債務危機的影響,全球經濟未來的不確定性增大,中國對未來的收縮政策也會更加謹慎,很多緊縮性政策可能暫緩甚至放棄。
5月下旬以來,有關收縮政策可能縮水的言論從中央陸續傳出。國家主席胡錦濤日前指出,“復蘇仍不牢固,各國應繼續堅持刺激經濟舉措”。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此前表示,要防止多項政策疊加的負面影響,堅持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商務部部長陳德銘曾在公開場合表示,中國政府將繼續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現在實施“退出”策略為時尚早。
雖然下半年我國上、下游物價上漲壓力較大,漲勢仍將持續,緊縮政策若放緩必將加大物價上漲的可能性,歐洲債務危機的惡化在一定程度上破壞了管理層的部署,在全球低利率政策繼續維持的背景下,中國如果率先加息,恐怕會進一步引導熱錢流入國內,令引導過熱的經濟“軟著陸”更加困難。權衡輕重,下半年中國宏觀調控有縮水的可能,加息將被推后到四季度或2011年上半年。
綜合上述分析,全球主要經濟體的緊縮措施會持續下去,但操作手段可能會更慢、更溫和,低利率環境或將維持到今年年底。相應地,市場對央行“退出”的預期也將推遲到今年四季度才會升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