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面
投資情緒有望逐步好轉
毫無疑問,歐元區債務危機和歐元的動蕩,是今年上半年全球金融市場恐慌情緒的主要來源。金融資產價格的持續下跌,勾起了人們對2008年“金融海嘯”的回憶和經濟“二次探底”的恐慌,導致市場對歐洲經濟的短期前景過度悲觀。下半年歐債危機雖然會有反復,但投資情緒有望進入緩和期,風險資產則會修正之前過大的跌幅。
南歐三國債務已有保底
希臘、西班牙、葡萄牙三國的國債規模大約1.3萬億美元,是當年美國次級按揭貸款規模的一倍,觸發“金融海嘯”的誘因是客觀存在的。但是,歐盟5月10日宣布的7500億歐元救助計劃,堪稱2008年雷曼兄弟倒閉后全球各國為拯救經濟的最大手筆,事實上已經為南歐三國的發債融資保了底。
7500億歐元相當于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三國GDP的60%,總債務的77%,發債利率以歐盟信用評級為準。假定各項資金及承諾全部到位,理論上足夠西班牙、葡萄牙和希臘今后3年的集資需求。而且,這些資金的募集是以歐盟和IMF的信用作擔保的,融資成本遠低過上述三國在市場上靠自己信譽發債的成本,從而打破了“高成本集資——高債務負擔——不得不以更高利率發債”的惡性循環。因此,下半年南歐三國債務違約的概率較低。
“二次探底”看法過于極端
由于歐洲債務危機的擴散,投資者擔心其可能會導致全球范圍內的金融危機再度爆發和經濟“二次探底”。雖然歐洲債務問題與2008年的美國次貸問題類似,有成為危機“導火索”的可能,但危機的“火藥桶”已經基本不存在了。2008年真正將個別金融資產的問題演變成為百年一遇的“金融海嘯”的罪魁禍首,是盤根錯節的衍生產品和金融機構超高的借貸杠桿。之后,由于各國央行的救助和金融機構去杠桿化的操作,這些因素在兩年前的金融危機中大都已被引爆。少了衍生產品和超高杠桿,歐債危機的擴散程度和范圍就難以與2008年的“金融海嘯”相比,對全球經濟的影響也很有限。
另外,雖然遭遇主權債務危機的希臘、葡萄牙和西班牙三國的經濟增長可能會萎縮,但上述三國總共占歐盟GDP不到15%,占歐盟經濟總量60%以上Cye.com.cn的核心經濟體——德國和法國的經濟增長依然強勁。目前,德國一國的經濟總量是西班牙、葡萄牙、希臘三國總和的一倍多,而且弱歐元將進一步提高德國出口的競爭力。因此,盡管歐洲邊緣國家債務危機為市場帶來動蕩值得關注,但我們不能因此而不看歐洲主流經濟的穩定復蘇,全球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不大。
歐元區及德、法GDP年增率
綜合來看,盡管歐洲債務危機會有反復,但今年南歐三國債務違約的概率較低,與此同時,歐洲主流經濟復蘇依然強勁,經濟“二次探底”的風險不大。全球市場投資情緒有望進入緩和期,風險資產則會修正之前過大的跌幅。
下半年與上半年的宏觀面主要有兩大區別:一是緊縮政策的縮水,二是投資情緒的恢復。由此來看,商品價格整體上仍將維持振蕩走勢。隨著歐債危機的緩和,風險資產價格有望在三季度出現反彈,修正之前過大的跌幅,但較難突破上半年的高點。四季度隨著刺激政策“退出”預期的升溫,商品價格上行壓力將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