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委參與規劃制定
據本報記者了解,《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由發改委牽頭,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財政部、商務部、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部委主要參與其中。
大致上,目前該規劃由發改委牽頭,發改委高技術產業司主參與,尤其是負責高新技術產業化領域。
科技部主要負責對重大技術、關鍵設備研發的支持,以及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示范領域的支持。
工業和信息化部,則涉及戰略新興產業的生產、制造、應用、技術標準等領域。
財政部主要涉及具體的資金支持、補貼領域,比如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金太陽示范工程”的支持等。
商務部會參與戰略新興產業領域的引資,以及推動中國相關產業產品的出口、推廣等。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則參與一些領域的調研。
另據了解,本周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會提及發展戰略新興產業,但所提的不會很細。具體的產業投資和政策支持,要到明年規劃正式發布時公布。
一攬子支持政策
在對戰略新興產業的具體支持政策上,這位參與規劃制定的人士表示,可以對支持政策進行歸類:
第一,稅收支持政策。比如,對戰略新興產業相關企業,施行稅收減免政策,在享受“三免三減半”政策(符合條件企業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業所得稅,第四年至第六年減半征收)之后,有望繼續減征企業所得稅。
目前我國普通企業所得稅率是25%,高新技術企業稅率是15%,繼續減半之后,有望實施7.5%的低稅率。此外,稅收政策還包括,研發費用的1.5倍所得稅抵扣,即如果企業投入研發費用1000萬元,所得稅抵扣或少繳納1500萬元。
第二,消費端補貼。包括新能源企業消費的客戶端補貼、太陽能發電使用方的客戶端補貼,以及企業采購戰略新興產業相關產品,對應的增值稅部分抵扣等。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