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條漫長的路,我們每個人都是行路者,沒有地圖也沒有路標,只能在黑暗中摸索著前進。“大學應該學什么”、“出國、讀研還是工作”、“如何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如何應對命運的挫折”、“人生真的可以走直線么”……青春有太多的岔路口,而那些失敗的經歷曾一次又一次澆熄前進的熱情。
其實成功的青年偶像也曾經和我們一樣默默無聞,也曾經遭受過命運的錘煉,也曾經在迷惘和挫折中徘徊:為了畢業后維持生計,百度創始人李彥宏也做過問卷調查員,在寒冷的大街上分發問卷;為了實現出國夢想,他也曾漂在北京,做了半年多的“黑戶”……
10月25日李彥宏走進中國科技技術大學現身說法——在陽光下擁有樸素的成功,讓自己變得敢于、樂于、善于為世界創造價值,他秉持的“人生可以走直線”的精神在中國高校中廣為流傳。
大學應該學什么
大學是人生學習的黃金時期,是一個人性格成型、能力培養的最佳時期,是人一生中最寶貴、最值得懷念的時光之一。然而,精彩的大學生活中,功課、考試、實習、兼職,到底應該如何選擇,大學到底應該學什么?一直是困擾廣大大學生的一個難題。
李彥宏:四年以后畢業了你會做什么,會選擇什么樣的方向,現在其實不太容易看清楚。我們過來人回想一下,每一個人大學時的專業,可能跟他現在從事的行業有很大的差別,即使是他大學的專業跟他現在的行業是一模一樣的,但大學學的東西現在能用上的也非常少。
剛剛走進大學校園的學生,一定要有培養判斷力的意識,養成一個獨立判斷的能力是你一輩子享用不盡的財富,你只有搞清楚了你適合干什么,你擅長干什么,你喜歡干什么,以后一輩子才會過的幸福。
理工科學生的舞臺在哪里?
人生有許多的選擇,而對于理工科學生,是應該在專業理論上深入專研,潛心搞技術,還是應該早日進入市場,將技術運用到實踐中去做出成果,一直是困惑他們的最大難題。屬于理工科學生的舞臺在哪里?
李彥宏:一個理工科的學生,首先要分清楚做技術和做科學是兩碼事,比如學物理和搞互聯網,兩者的方向是不一樣的,物理可能主要是發論文,互聯網要真正做很多東西,能夠進入實用階段,能夠被很多很多人所使用,為了做到這一點,這里頭最最關鍵的一條,就是你要知道你應該去解決什么問題,而不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你怎么才能夠知道應該去解決什么問題?這就要更加貼近市場,所以在你們上學階段,我建議多去接觸一些外界的事情,多了解市場,最好去企業實習一下,了解他們在解決什么問題。我覺得對于現在在校的大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我相信是沒什么太大的障礙,關鍵是要找到去解決什么問題。
出國、讀研還是工作?
中國正在發生改變,互聯網正與傳統工業飛速融合,商業規則正被徹底改變,當面對出國、讀研還是工作的疑惑時,讓自己的人生舍棄不必要的迂回和閃避,讓內心的渴望驅動真實的自我。如果人生真的有捷徑,這就是最短的路程。
李彥宏:現在這一代人比我們那時候幸福很多,我畢業的時候由于國內計算機條件、上機條件、商業條件都很有限,一個真正有理想,想在技術領域做一番事情的人沒有太多選擇,只有出國。現在可選擇的范圍很多,出國留學、讀研,工作。人一定要做自己喜歡并擅長的事情,你自己先要判斷一下,你自己喜歡和擅長的事情是什么?如果你喜歡研究,將來到美國去留學,將來做一個教授,這是很好的一個道路。如果像我這樣,希望將來能夠做出一個什么東西來讓很多很多人使用,我覺得及早的進入公司里頭,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九十年代初美國互聯網真正開始所以機會多,而現在呢,這個機會轉到了中國,中國的互聯網的滲透率只有30%,未來五年、十年,甚至十五年的時間,中國的互聯網仍然會是高速成長的階段,中國已經有四億多網民,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市場,這是非常非常誘人的。要想在這樣的機會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無論你是本科畢業還是研究生畢業,應該及早在工業界來找機會。
每一個人的道路都是不一樣的,每一個人的道路都是非常精彩的,希望每一個人用你們自己的判斷,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道路。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