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產業升級換代的生力軍
“我們希望通過對單個團隊的幫扶,最終達到整合資源、服務青年、提升產業的目的。”據了解,幾年的積累,已讓這14個大學生創業園區內的各類公司,成為當地經濟發展中一支無法忽視的生力軍。
以金牛區為例,由于創業大軍的擴張,該區擴建了2000多平方米園區,去年園內70%的企業開始上繳利稅,實現稅收近61萬元,數千名立志IT、創意文化、電子商務的青年匯聚在此。
如今,園區內已擁有諸多明星企業和產品年收入超過870萬的中鑫網絡科技;開發“三國熊貓”動漫產品的卓文華訊;38個國家專利,其中中昊天誠的輿情分析系統經相關權威部門鑒定后認為,已達國際領先水準。
“通過團隊由弱到強的發展、部分產品也開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這對本地區傳統企業的轉型有很大幫助。”據金牛區團委的相關人士說,有創業青年看中金牛區中藥材市場的發展前景,將目光盯準中藥材的電子商務交易,這就讓團隊和商戶雙方都受益。在成都中藥材市場內,做了10多年蟲草生意的王先澤就直言“非常歡迎和需要年輕人”,這些既懂中藥材知識、又懂現代經營的大學生,讓他通過電子信息化管理,“既能及時了解全國行情,還能夠幫助我監控藥材質量。”
致力打造“創業成都”名片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同時指出,項目征集和人才引進渠道相對單一、金融幫扶效果不夠明顯也成為制約大學生創業的主要瓶頸。
“全市各創業園區在項目征集和人才引進上大多立足于本地高校和科研院所,渠道較為單一,優質項目和優秀人才資源儲備有限,質量不高。”另外,YBC、“銀團互動”等金融手段在創業企業發展上發揮了積極作用,但社會資本參與青年創業的途徑不多、金融機構與創業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缺乏相互了解等因素影響,讓銀行放款難、企業貸款難的問題仍然較為普遍。
對此,團市委表示,在今年的扶持創業工作中,將按照“面對海內外、涵蓋本碩博”的要求,會同科技、經信、投促等部門,梳理整合現有政策和資源,制定面向海內外的項目征集和人才引進工作的具體措施,通過在海外同學會、海外知名高校論壇加強成都創業環境推介等舉措,有效調動和配置各類資源,吸引優質項目、優秀人才來成都落地、發展。資金方面,則會調動各類金融機構、擔保公司、平臺公司、社會資本參與青年創業的引導性政策完善“統借統貸”融資模式,開展“青年創業投融資活動日”活動,讓“創業成都”的影響力和輻射力擴散,樹立成都青年創業中心的城市形象。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