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幫著農民富。”這是大學生村官們帶頭創業時常說的一句話。
然而,當大學生村官聘期結束或考上公務員、事業單位崗位之后,他們的創業項目如何保證存續發展?7月初,筆者在江蘇省泗陽縣調查時發現,創業的大學生村官們在聘期結束或考取公務員、事業單位之后,其創業項目非但沒有終結,反而呈現出落地生根、枝繁葉茂的發展勢頭。
那么,泗陽縣在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的存續發展方面,都有哪些獨到見解和創新舉措呢?
接力式創業保證項目薪火相傳
坐落在該縣眾興鎮東風村境內的綠領莊園,是東風村黨支部書記、大學生村官劉明于2009年3月領頭創辦的農業項目,從事蔬菜生產、畜禽繁育、水產養殖等,總面積達150畝。
綠領莊園創辦不久,曾有人預言:“撐不了兩年,劉明就會走的,然后項目也會死掉的!闭沁@不經意的一句話,給當地領導提了一個醒兒:“是啊,有朝一日劉明走了,這個發展態勢良好的項目誰來接手?日后會不會成為一個‘燙手山芋’?”
考慮到綠領莊園的后續發展和輻射帶動,泗陽縣委組織部特意從全縣2007屆、2008屆、2009屆大學生村官中調配了韓金祥、張雷等4名有專業特長的大學生村官加盟綠領莊園。
2010年,劉明真的離開了。綠領莊園非但沒有“死掉”,反而在韓金祥等后續大學生村官手中更加生機勃勃,他們在綠領莊園里種植水果玉米、彩色薯、西紅柿和辣椒等特色蔬菜,畝均純收入超過6000元,還帶動當地12戶農民種植蔬菜,吸納27位村民在莊園就業。
綠領莊園的接力式創業成功經驗,被縣委組織部在全縣推廣,也得到了創業的大學生村官普遍認可。
在該縣三莊鄉邵道村華富蔬菜生產基地,筆者看到,大學生村官張文秋、任長青正在分派村民管理小香瓜和西紅柿。張文秋告訴筆者,華富蔬菜生產基地是邵道村前任大學生村官張秋香創辦的,張秋香考取公務員之后,這個項目的“接力棒”于2010年傳到了她和任長青、韓光等大學生村官的手中。
如今,這個占地180畝的華富蔬菜生產基地,建有鋼架大棚30個,引進種植“中甜一號”小香瓜、“荷蘭百利”西紅柿等特色果蔬,帶動村內47戶發展蔬菜生產,戶均增收2.6萬元。
談到接力式創業,泗陽縣委常委、組織部長吳小雨有著自己的見解:接力式創業對于離任大學生村官而言,不須為項目存續發展和資本回收擔憂,對于繼任大學生村官而言,省卻了市場調研、項目選擇、工程建設等環節,同時也保證了項目的薪火相傳。
抱團式創業保證項目借力壯大
在泗陽,如果說接力式創業是大學生村官創業的一道風景,那么,抱團式創業對于大學生村官來說同樣頗有特色。
走進該縣李口鎮崔陳村宗澤文具有限公司,但見鉛筆車間一派繁忙。員工有的在切板、有的在刨槽、有的在膠芯、有的在上漆……這個項目由大學生村官、村黨支部書記馬勇與張凱、鄭方、汪婷等大學生村官領銜抱團創辦。
2009年,馬勇、張凱、鄭方、汪婷經過市場調研,借助縣委組織部和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利用當地楊樹資源優勢,于當年10月創辦了泗陽縣宗澤文具有限公司,其中馬勇個人投資50萬元,張凱、鄭方、汪婷每人投資5萬元。
想認識全國各地的創業者、創業專家,快來加入“中國創業圈”
|